民办学校运动场地匮乏
场地狭窄、缺乏合适的锻炼场地、常规的体育器材缺乏或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几乎是不少“平价”民办学校的通病。
一栋独体的教学楼,教学楼前一块水泥空地,周边立着两个篮球框架,一道铁门将学校同校外的城中村分隔开来。这是一间民办小学,下课时分,水泥操场上人声鼎沸,不少学生在嬉闹追逐。
“场地确实是比较狭小,但是我们尽量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活动时间。”该校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体育课程设置除了完成每周一、二年级4节,三至六年级3节的体育课时外,学校也尽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一小时”课外锻炼时间。“通常是早操时安排半个小时,下午放学后安排半个小时。”
但他也无奈地表示,现在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最大的限制是场地问题。“我们没有跑道,没有塑胶场地,所以像田径等一些活动我们是没办法开展的。有些常规器材也不一定能符合要求,比如说跳高需要60公分高厚度的海绵垫,但是我们由于经费紧张,这一块就有所欠缺。”
一名知情人表示,这种场地狭窄、缺乏合适的锻炼场地、常规的体育器材缺乏或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几乎是不少“平价”民办学校的通病。“这可以理解,对于这些低收费的民办学校来说,投资者必然会考虑到成本问题。即使是有心提高学校教学环境的学校举办者,面对现在高昂的置换成本,也是力不从心的。”
而实际上,除了场地等硬件外,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较大流动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学。不过该人士也表示,民办学校由于课堂作业不多,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表面上看来,民办学校的学生体育素质和公办的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