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以人才賦能邊疆高質量發展

柴真
2022年12月29日08:4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人才賦能邊疆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的高度,對教育、科技、人才事進行一體化部署。科技創新離開人才支撐,高校作為培養和集人才的主陣地,在中國式現代化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為全面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地處西部邊陲的石河子大學誕生之日起,就致力於為屯墾事培養匯聚大批英才。73年砥礪進,學校初心不改,努力建設具兵團特色的人才高地,為邊疆經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精心育才,謀長遠之計

   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口前移,源頭施策,就必須持續強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石河大學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置,培養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師資伍和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好”的高素質人才。近年來,學新增國家人才計劃入選者27、國家教學名師1人,新增教育創新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式教師團隊”2個,60%以上的畢生留在新疆和兵團建功立業,真為邊疆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人、留住了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培養造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石河子學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推進人隊伍建設“精准提拔一批、全力幫一批、重點獎勵一批、全面培養一、柔性引進一批”工程,通過對口援計劃、部省合建計劃、高層次人隊伍建設支持計劃、青年創新拔人才計劃、“攀登計劃”等政策,持加大高層次人才和新進人才的自力度,實現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面優化。同時,學校將緊緊圍繞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兵團高的紅色底蘊啟智潤心、培根鑄魂,兵團精神育人導向深化學生理想念教育,以學科動態調整對接國、兵團戰略發展和區域人才需求,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斗的緊缺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才以及民生急需的專業人才打下實基礎。

  多方引智,匯發展合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加快設更具競爭力的人才中心和創高地。多年來,石河子大學堅持好用足西部和兵團人才政策,完學校配套措施,國內外引智工作斷取得新成績。五年來,學校新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人、院士工作站在站院士3人,引國內綠洲學者107名、國外綠洲者2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人數增加6%。其中,“面向綠洲態的農業化學品工程學科創新智基地”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實了學校在國際人才引進方面的大突破。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代背景下,石河子大學將繼續匯聚人才上發力。通過“綠洲者”“聚賢工程”等項目,不斷完高層次人才流入的制度保障。分發揮事業的拴心留人作用,力加強內涵建設,將高端人才進與事業平台搭建有機結合,一流學科為引領,以“高峰、高、高地和培育學科”四級學科生體系為基礎,以博士點、重點實室、工程中心、文科基地建設為手,全力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新平台,實現人才發展與平台設相互促進、共同提升。持續化改革,推進落實放管服,健全聘考貫通的考核評價機制,扎做好評價考核激勵后半篇文,營造更加多元、更加開放,也具吸引力的人才成長環境。

  人盡其才,顯時代擔當

   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何更好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必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石河子大學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和智力優勢,引導師生把論文寫在邊疆大地上,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石大智慧和力量。

   2022年,石河子大學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立項合同總經費比去年增加30%,創歷史新高。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學校以科技特派員專家團隊服務項目為抓手,發揮科技服務社會功能,赴基層連隊、村庄重點圍繞特色林果、設施農業、醫療綜合服務等方面開展科技服務,共培訓基層職工、農民9000余人次,服務帶動農戶5600余戶,共帶動受援對象增收近300萬元,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助力區域產業大發展。

   黨的二十大為學校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指明了方向。學校將著眼科研創新長效機制的建立,加強有組織科研,積極參與“揭榜挂帥”項目,主動承擔國家、兵團重大科研項目,努力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培育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和科研創新團隊,產出更多具有標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兵團產業特色,學校將在荒漠生態、鹽鹼治理與農業提質增效、健康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進一步加強應用技術推廣與示范﹔瞄准區域長遠發展需求,學校將繼續推進兵團能源發展研究院建設,配套設置相關專業,在人才培養和科研轉化上雙管齊下。以科研團隊為基礎,以學校合作企業、“訪惠聚”工作隊和定點幫扶單位為基點,學校將持續組織專家教授深入基層團場和地方縣(市)開展技術推廣、培訓和咨詢服務,深化“專家+工作隊+職工”“技術+產業”的科技合作模式,為兵團經濟增長、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踏上波瀾壯闊的新征程,石河子大學將深深錨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繼續扎根兵團,賡續紅色血脈,以更有激勵性的人才培育機制、更有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政策、更有競爭力的人才發展平台,書寫好不負黨之所期、國之所系、民之所願的“人才戍邊”新篇章。

   (作者:柴真,系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