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回訪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選手——

學好一技之長  奮斗點亮青春(講述·工匠絕活(特別策劃))

2022年07月15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宋彪在操作銑床。
  李德偉攝
  圖②:胡萍正在參加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項目比賽。
  於躍超攝
  圖③:曾正超正在制作構件。
  中國十九冶供圖
  圖④:曾璐鋒在進行水處理化學實驗。
  朱海鵬攝
  圖⑤:楊金龍正在教學現場講解技術要點。
  杜 越攝
  圖⑥:趙脯菠在參加焊接項目集訓。
  中國十九冶供圖
  本版制圖:汪哲平
  數據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鑽研,勇於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7月15日是第八個世界青年技能日。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在廠房車間學習技能,在生產一線錘煉技術,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勞動者之歌。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六項重點任務,其中之一便是“大力開展制造業品牌職業技能競賽。”職業技能競賽對技能人才產生了哪些影響?職業技能競賽后,參賽選手又有了哪些新成長、新變化?對於未來,他們又有哪些新計劃、新期待?本報記者採訪了幾位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選手,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

  ——編 者 

  

  投身一線——

  “把精湛的技術用在生產上,把鑽研的精神帶到工人中”

  焊花飛濺、機器轟鳴,四川德勝1250立方米高爐產能置換及配套技改項目煉鐵工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正在進行焊接操作的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金牌選手曾正超神情專注,焊槍下焊花點點……

  世界技能大賽之后,曾正超回到了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並參加了昆鋼環保搬遷高爐工程等多個重大項目的建設工作。

  “把精湛的技術用在生產上,把鑽研的精神帶到工人中,這是優秀工匠必須做的事。”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焊接技能大師周樹春的教誨時常回蕩在曾正超耳邊。從賽場到職場,曾正超將自己的訓練經驗和學到的技能應用到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工匠精神。

  “講究而不將就,做事要執著專注。在工程現場,我們有時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這就特別需要我們發揮執著專注的精神。”曾正超說。

  一次次面對困難和挑戰,讓曾正超成長很多、收獲很大。“有的焊接點緊貼地面,無法按常規操作,需要琢磨新的焊接手法。”曾正超說:“作為一名技術工人,每天都要應對各種技術上的難點和挑戰,解決后就會很有成就感。”

  與“曾正超們”不同,也有一部分金牌選手投身教書育人事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項目金牌選手曾璐鋒便是其中一位。

  “曾老師好!”一大早,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水處理化學實訓室裡,學生們便在等待著曾璐鋒。自動攪拌機上,6個燒杯中靜置相同的原水,注入不同的化學藥劑,參數甫一設定,攪拌槳便快速運轉起來。不一會,一種叫“礬花”的絮狀物漸漸生成,水中雜質由此顯現。曾璐鋒彎著腰,神情專注地觀察著“礬花”的形態。“這個杯子裡‘礬花’太小,說明藥劑添加量不夠……”

  逐一找出問題、反復調整測試,直到所有燒杯裡的“礬花”順利沉澱到杯底,上層的水變得澄清。不一會,學生提交了實驗報告,曾璐鋒仔細查看pH值等各組平行試驗數據,微笑著進行詳細講解……

  執教3年來,曾璐鋒已帶過上千名學生。“勞動光榮、技能寶貴,我要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曾璐鋒說。

  像曾璐鋒一樣投身教書育人的金牌選手並不在少數。據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職業發展情況調查研究》顯示,參賽選手獲獎后留校或在工作單位任教的比例佔73%。

  “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能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參賽選手獲得榮譽歸來,有的轉型當老師或者教練,有的成為行業頂尖的技能人才,他們都在各自領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葉超飛分析。

  打磨技藝——

  “把平凡的技術千錘百煉,把‘中國質量’扛在肩上”

  穿上防護服,戴上保護面罩,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正在噴涂實訓中心給學生們講解汽車噴漆的要領。

  已經打磨均勻平整的車身旁,各色漆料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量杯裡,隨著漆料的增增減減,在楊金龍的精細調制下,便有了不同顏色。“打磨、調制顏料、噴涂等每個步驟都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在楊金龍看來,汽車噴漆重在精益求精,每個細節都要把握好。

  來自雲南保山的一個農民家庭,1994年出生的楊金龍如今已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汽車涂裝專業教師。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選手。

  2014年,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落戶杭州技師學院。已經畢業並在一家汽車4S店工作的楊金龍,毅然決定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報名參賽。

  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噴涂厚度標准為0.13毫米,允許誤差隻有0.01毫米,大約相當於一根頭發直徑的1/6,而噴漆一般要噴五六層以上。

  高技能背后是嚴苛的訓練。夏日的杭州悶熱潮濕,機器轟鳴的車間內,溫度往往超過40攝氏度。按照要求,噴漆作業時,必須穿好工作服,裹得嚴嚴實實的楊金龍常常汗流浹背。而汗水與板件的接觸會讓漆面產生缺陷,濕了的工作服必須更換,一天訓練下來,換七八套工作服是常有的事。

  參賽前的那段時間,楊金龍幾乎每天都訓練10多個小時以上,常規訓練計劃之外還會主動加練。因為手持噴槍時間過長,回到宿舍,楊金龍經常需要給胳膊敷上冰袋緩解疼痛。“有時候疼到睡不著覺,胳膊幾天抬不起來。”楊金龍說。

  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也是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金牌選手趙脯菠不斷提升技能水平的秘訣。趙脯菠,1997年出生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初中畢業后,懷揣著“學好一門技藝,實現自力更生”的想法,他報考了中國十九冶集團攀枝花技師學院電焊專業。

  在校期間,為了練腕力,趙脯菠經常手托裝滿水的大飲料瓶,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操作流程要點多,他總是第一個來到訓練場,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訓練心得。

  “什麼是工匠?把平凡的技術千錘百煉,把‘中國質量’扛在肩上,這就是工匠。”備戰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比賽期間,趙脯菠放棄了假期和休息,累計實訓兩萬多次,隻為把正確的焊接操作手法“刻在肌肉裡”。

  最終,在涉及4個模塊、總時長18個小時的比賽裡,趙脯菠完成了80多條焊縫、數百次起弧停弧,幾乎做到零失誤,以93.53分獲得冠軍。

  在世界技能大賽的舞台上,金牌選手以實干錘煉技能,用汗水澆灌收獲。“賽場上的好成績推動著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教學水平的提高,金牌工匠們的勵志故事也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投身技能學習。”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景鳳認為,培養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對我國職業教育的意義重大。

  接力傳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更容易堅持下去”

  在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上,21歲的胡萍獲得了中國在時裝技術項目上的首枚金牌。“如今,回想起比賽的點點滴滴,內心仍然很激動……”已是北京工貿技師學院教師的胡萍說,興趣和熱愛是支撐著她前行的動力。

  “當年,我決定學門技能時,親戚和朋友都不認可。”胡萍說,多虧了世界技能大賽給了她信心,也讓親戚朋友改變了看法。

  近年來,更多對職業技能感興趣的年輕人選擇投身其中。“我們這兩年的招生情況非常好,很多外地學生專門過來求學。”胡萍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更容易堅持下去。”胡萍說,希望能把自己對時裝技術的熱愛傳遞給學生們。

  同胡萍相似,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阿爾伯特·維達大獎獲得者宋彪也認為,“不論是學知識還是學技術,隻要感興趣、肯鑽研,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收獲精彩人生”。

  如今,23歲的宋彪不僅是江蘇理工學院的在讀本科生,也是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的在職教師。“在學校,我擔任綜合加工和鉗工兩門專業課的任課老師,還是學生們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的指導老師。”宋彪說,在課堂上,自己會將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經歷、心得分享給學生們。

  2021年9月,根據技能人才政策,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獲獎的選手可以免試入學、繼續深造。宋彪在保留教職的同時,重新成為江蘇理工學院的一名大一本科新生。

  “如今,想要成為一名‘雙師型’老師,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還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學習掌握最前沿的技術和行業發展趨勢。”宋彪說,“瞄准高端制造,具備多元化能力、綜合性視野——這是未來4年,我為自己和學生們定下的目標。”

  在杭州技師學院楊金龍大師工作室,楊金龍指導過很多學生。他在學校任教的6年多時間裡,已經培養了300余名技師、300余名高級工,指導的同門師弟蔣應成更是獲得了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

  “楊老師時常鼓勵我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楊金龍的學生王幸福說,自己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很多的成就感。

  除了培養學生,楊金龍也在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和團隊一起鑽研汽車噴漆前沿技術,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技術標准不斷更新,技能人才也需要不斷掌握新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楊金龍說。

  調查研究顯示,33.3%的參賽選手能在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方面發揮作用。“由於參賽選手貼近產業實際、具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他們投身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更能助推相關產業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表示。

  “近幾年,職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技能人才越來越受歡迎。”楊金龍說,“這也將帶動更多青年人學好一技之長,用奮斗點亮青春。”

  (本報記者李心萍、姚雪青、王丹、李凱旋、 竇皓)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5日 06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