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學生、家長、老師各抒己見

“雙減”減負擔 大家都輕鬆

2021年10月21日05: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來,教育領域開始了深刻的變革。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家長和學生的負擔,為學生們營造寬鬆的環境,讓他們在學習知識時,身心也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陶冶,而不至於被書本和試卷壓垮。

  在“雙減”政策下,中小學生是否可以真的從繁重的考試和課外培訓中解放出來?請聽學生、家長、老師的聲音。

  

  “雙減”有必要 強身又健體

  ■ 江  麗  甘肅臨洮  第三實驗小學體育教師

  從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體育教學一線。今年,教育領域迎來了深刻變革——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政策的出台非常及時且有必要。

  毋庸諱言,過去一段時間,學生面臨較重的課業負擔。以我所在的縣城小學為例,學生不僅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周末和節假日,許多學生還額外報名校外培訓班。早些時候,一些成績落后的同學,通過校外培訓的確實現了成績提升。可這些年卻有全員補習的趨勢,無論成績好壞,大家一擁而上,導致學生叫苦、家長喊累,焦慮情緒蔓延。

  作為體育老師,我也很無奈。過去,體育課長期被置於“副科”的地位,每周開課本就不多,還常常被其他任課老師擠佔,我和學生們“敢怒不敢言”。為啥?家長看重的是文化課成績,體育課顯得無關緊要,因此,體育老師也“人微言輕”。如今,“雙減”政策出台,堅持學生為本,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尤其提到“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利好政策。

  本學期開學后,學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制定了專門的實施方案,嚴格執行相關課程設置,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開齊開足體育課,讓孩子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身體也能得到充分鍛煉。目前,開學時間雖不算長,但告別了過重負擔的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明顯增多了。

  “雙減”政策提出,“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興趣類課后服務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參加。”這學期,學校開設了多種特色體藝社團,學生們可以根據愛好和特長自主選擇。我在完成本職教學任務的同時,主動申請了足球社團教練,組建起課后興趣班,目前帶著60名學生在放學后開展一個小時的足球訓練。我發現,孩子們上足球課特別開心,既豐富了校園生活,也幫助家長解決“課后四點半”難題。

  最近,有班主任悄悄告訴我,學生的學業壓力在運動后得以釋放,課堂效率變得更高,班級凝聚力也在集體比賽后變得更強。這讓我進一步提高了對體育課程的理解,從而更加堅定做好一名體育老師的信心。

  可以說,“雙減”政策的出台,讓我看到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它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且“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與此同時增強了我作為體育教師的責任與擔當,督促我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雙減”政策全面落實盡一份力,讓學生快樂幸福成長。

  本報記者  趙帥杰整理  

  

  長遠來看政策的效果

  ■ 齊建華  北京海澱  國企員工

  雙減”新政出台后,有些家長卻並不想將孩子放在學校托管,想自己安排孩子的放學時間。他們希望利用孩子放學后的時間能夠多學習一些知識。

  作為一名家長,我對這些父母的想法感同身受。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成長呢?但是孩子的學習一旦放鬆,那麼他的中考、高考該怎麼辦?自己的孩子放鬆了,別人的孩子在拼命學習怎麼辦?孩子怎麼跟別人的孩子競爭?這種焦慮並不是“雙減”之后才有的。長期以來,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亂象叢生的校外輔導培訓,讓孩子和家長長期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

  就拿我所在的海澱區來說,幾乎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參加各種輔導班,孩子上課,家長跟著記筆記,這或許畸形,但這確實是現實,脫離不了社會,所以隻能跟隨。教育是頭等大事,但教育支出一旦佔到全家的支出比重嚴重不合理,就不可等閑視之了。

  今年以來,北京市密集出台教育改革措施,從學區房房價治理,到北京版“雙減”政策落地﹔從嚴禁超綱超前、堅持零起點教學,到全面清理整頓校外學科類培訓﹔從調整上學、放學時間到試點轄區內教師全面輪崗,公眾都能切身感受到教育領域的明顯變化。

  “雙減”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減少孩子在學習中的種種壓力,減輕壓在他們身上的額外負擔。而家長的顧慮依然是孩子升學。但是,從長遠考慮,“雙減”也是為了能使孩子有更強的競爭力,讓他們可以健康成長,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可以擁有更強的動力。

  北京版“雙減”政策出台之時,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我相信,隨著“雙減”的效果逐步體現,家長焦慮的心態會逐漸趨於平和,對政策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

  本報記者 賀  勇整理  

  

  “雙減”后,配套制度要跟上

  ■ 鐘  萍  廣東深圳 社區工作者

  我家裡有兩個男孩,大的10歲,在深圳羅湖一所小學上五年級﹔小的5歲,幼兒園中班。說到課外培訓,兩個孩子都有報名,哥哥學的是英語和語文,每周三節課,都安排在周末。當時給孩子報班並不是因為學習跟不上,而是看到大家都在學,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參加課外培訓會被落下。而且,我給孩子報的都是興趣愛好班,不是刷題趕進度那種高強度的培訓,孩子學起來還挺有興趣。

  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家其實不算激進,甚至還有點“佛系”,但身邊有不少孩子壓力還是很大。比如有些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班學小學的課程,然后三年級學六年級的課本,六年級學初中的課本。我家孩子每周就上三節培訓課,有時候也會抱怨沒什麼時間可自由支配,那些拼命報班的孩子是什麼狀況可想而知。教育“雙減”確實到了非做不可的時候。

  身邊家長們在說起“雙減”時,還是有些糾結的。一方面覺得孩子、家長的壓力確實大。比如,我們家每年在課外培訓上的花費在6萬至7萬元,在家庭支出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那些拼命“雞娃”的家庭開支隻會更大。課外培訓市場的全面降溫,確實能減輕我們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另一方面,大城市的教育資源畢竟有限,家長要想讓孩子讀個好學校、考上好大學,最后還得拼分數。比如,有的小學因為名氣大,在入學面試的時候就要考乘除法,這就逼著大家提前報班去學。

  在不少人心裡,“花點錢請個老師分數就上去”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沒有培訓機構,很多人可能也會去找一對一私教。坦白說,如果哪天我的孩子出現學習跟不上、希望沖一沖分數的情況,我可能也會想辦法去找人給他補習功課。因此,在教育這件事上,政府還得發揮好指揮棒的作用。

  此外,從過去高強度的競爭環境,到現在突然放鬆下來,家長和學生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聽說現在有些地方的小學,連考試都取消了,但如果不考試,單憑日常作業也比較難掌握孩子真實的學習情況。所以正常的測驗還是得有,可以不用把考試氣氛搞的這麼緊張。當前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通過考試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我們都清楚,政府出台“雙減”政策,是希望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減輕家長和學生負擔。但每個孩子學習能力各有千秋,有些人需要重點補基礎,有些人可以提前培養。人才培養應該因材施教,“一刀切”式的改變是否真的合理,也值得思考。

  最后,我想說“雙減”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教育改革一定要有前瞻性,相關的配套政策也要完備起來。現在作業少了、時間多了,家長肯定希望孩子能多參加體育運動,或者進行益智類的游戲,但孩子在家裡看起電視、玩起游戲來,也挺容易失控的。如何規劃好孩子們的課余時間,讓他們健康成長,學校應該多為家長提供引導和幫助。

  本報記者  呂紹剛整理

  

  這才是真正的周末

  ■ 高雲朗  四川成都  泡桐樹小學六年級五班學生

  “丁零零”,一陣急促的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一看時間7︰30了,雖然身體還沒有清醒,可腦袋已經開始飛速運轉:今天星期六,上午國際象棋,下午語文、數學﹔明天上午體能訓練,下午英語﹔周五的作業還有一張數學題單,一篇周記沒寫……一周辛辛苦苦上了5天課,周末還有這麼多補習班等著我,好希望這只是一場夢!

  唉,不對,這是上學期的“老皇歷”了。新學期,國家施行了令所有小朋友興奮不已的“雙減”政策,在學校讓老師們減少我們的作業,放學后讓家長減少我們的課外補習班。頓時,我停止了腦海裡的碎碎念,伸了個懶腰,把沒有與時俱進的小鬧鐘往后調了一個小時, 打算繼續剛剛沒有做完的美夢,這才是周末該有的樣子嘛!

  8︰30,身體和靈魂同時醒來,從容地洗漱、吃早飯,然后去上我超愛的吉他課。吉他老師是個很酷的哥哥,讀書的時候成績超好,自學吉他和作曲,還參加了好多高水平的演出。他還去世界各地旅行,用相機記錄了很多難忘的瞬間,他豐富的經歷實在令我太羨慕了,真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從事自己喜歡又有趣的工作。

  下午是國際象棋課,這是我從小學一年級起堅持的愛好,爸爸媽媽從不強求我考級,他們說有一項愛好並且能盡可能地堅持就足夠了。有一句話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因為所有的作業都在每天的延時服務時段做完了,作業有什麼錯老師也能當面批改的時候告訴我了,所以周末就沒有了作業,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周末。以前周末從不奢望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兒,一是自己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做不完的作業﹔二是小朋友們也和我差不多,怎麼也約不上。

  現在不同了,周一至周五晚上有時間窩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看看書,還可以約上小朋友切磋切磋棋藝,或者在樓下院子裡跑上幾圈也是開開心心呢。到了周末更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郊游,或者和小朋友們去打球、攀岩、泡書店,怎麼開心怎麼來。最關鍵的是,爸爸媽媽也不嘮叨我的作業了,畢竟我的作業都不用帶回家。我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們就放心吧!

  感謝“雙減”,減掉了我們過重的學習負擔,增加了我們去探索世界的時間和空間,也增加了未來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的可能。

  本報記者  王明峰整理  

  

  在輕鬆愉快中學習

  ■ 劉湘煜  湖南長沙  初中生

  去年我考上初中,那時我的常態是:家庭作業往往要寫三個小時以上,一邊打哈欠、一邊吃宵夜,還得繼續寫作業。第二天上午上課時,尤其是早自習后的兩節和下午第一節室內課,眼皮總是有些發沉,即使很努力睜開眼睛,甚至掐自己大腿和手背,卻還是情不自禁地對老師不斷地點頭“獻殷勤”。但我依然在半睡半醒之間堅持用歪歪扭扭的筆跡寫筆記,直到趴到課桌上完全睡著為止……周末和寒暑假,各種補課“加餐”,也令我應接不暇、手忙腳亂。

  即使這樣,我的學習效率並沒得到提高,人還常常顯得有些萎靡,缺乏少年應有的朝氣。那時候,我們默認的模式是“初一高一緊,初二高二急,初三高三苦”。之前學校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總是令我們提心吊膽,“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令我們有著切身體會。

  今年初二的我,開學后在學校感到了史無前例的“雙減”政策帶來的影響:學校實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不少於2小時,也可以在征得家長和學生本人的意願前提之下,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個輔”。

  同時,學校還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藝術、科技創新、勞動實踐、社團活動等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提供菜單式、多樣化服務項目,引導學生自願參加。

  如今,我們初中生的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我們每天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我的精氣神也更足了。“雙減”讓我們真誠地面對學校的課程、課堂和課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閱讀、運動、勞動、家庭生活、興趣愛好中進行強化訓練,自主學習,提升綜合素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

  黃自宏整理  

  

  希望更多精力放在學生身上

  ■ 姚華敏  貴州省普安縣  白沙小學教師

  今年,白沙小學總共有357名在校生,其中住校生佔了一大半,留守兒童佔比接近1/3。一直以來,我們學校都在想辦法解決住校生和留守兒童的學習和興趣發展問題。“雙減”政策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

  以前下午三點半放學,大多數孩子回家、回寢室都不會主動學習。“雙減”政策下,在減輕孩子們作業量的同時,每天到下午五點半的課后延時輔導提高了他們的作業質量。與此同時,依托少年宮開展的運動、手工、書法、音樂、繪畫等十七個興趣小組也已經開展起來,孩子們都積極參與。

  我們班有個叫劉毅涵的學生,平日家中隻有她和爺爺。之前她放學后馬上就回家,基本不和老師交流,現在她有更多時間在學校和老師們相處,人變得積極開朗起來,經常大老遠就跟老師打招呼,體育場也成了她常去的地方。

  長期住在學校與孩子們一起生活,我們看到孩子們有了好的改變,都覺得每天兩個小時的無償輔導有了意義。

  當然,“雙減”政策實行后,我們也有了新的煩惱。一直以來,老師們都承擔著APP答題、投票、迎接與學校無關的檢查等非教育教學任務,現在課后輔導和興趣小組工作開啟以后,對於那些任務,我們實在是力不從心。我希望以后能讓教育的歸教育,行政的歸行政,老師們能有更多精力放在學生身上。

  在白沙小學當老師,工作就是生活,家庭成了遠方的牽挂。我們大多數老師不是本鄉鎮的人,大家一般都得兩三周才能回一次家,工作和家庭不能兩全,家庭成為了被忽略的那方。為了照顧這群孩子,特別是班裡的留守和單親兒童,我一歲多的女兒也成為了留守兒童,我和她現在基本靠網絡維系感情。“雙減”以后,我可能更沒有時間回去看她了,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協調解決這種情況,讓我們能夠把工作做好,也把家照顧好。

  汪志球 李 佳整理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