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教育時評)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青年。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年學生心中牢牢扎根。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潤物無聲,突出“融”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特別要緊緊抓住青少年階段的“拔節孕穗期”,理直氣壯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愛國主義教育要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增進愛國情感。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貼近生活,突出“實”字。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在深化、轉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細微處下功夫。可以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開學典禮、畢業典禮、五四表彰等學生日常生活場景中,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和參與感﹔可以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黨日團日、主題班會、班隊會以及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之中,通過“走出去”參觀紀念場館、參加支教等社會實踐,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國情民情,強化責任擔當。要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要聯系學生身邊“小生活”“小事例”,更要聯系黨和國家的“大實踐”“大事業”,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說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說話,讓青年學生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的對比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追夢人。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與時俱進,突出“新”字。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緊扣時代主題,講好時代故事,凝聚奮進新時代、開創新局面的前行力量。需要針對青年學生的特點創新話語體系,善於講新話,巧用網言網語,讓青年人樂意聽、聽得懂、聽得進,把宏大轉化為具體、把遙遠轉化為貼近、把抽象理論轉化為形象故事。要特別注重用好新媒體,生動活潑開展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創新傳播載體手段,積極運用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等傳播平台,通過短視頻、動漫、有聲讀物、微電影等新技術新產品,使青年學生便於加入、喜歡參與、樂於傳遞,讓愛國情懷的“小合唱”不斷匯成“大洪流”。
愛國主義教育是系統工程,既要創造教育小環境,又要營造社會大氛圍,這就需要把各級政府、社會、學校的主體作用和青年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不斷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把愛國作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繼而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