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走進義務教育統編三科教材>>一線聲音

有溫度的歷史課 才能凝神聚氣

宋春波
2018年01月10日23:0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初中學段的歷史課經常被人們視為“小三科”或者“副科”之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學生上歷史課打不起精神,打瞌睡的有之,寫作業的有之,看閑書的有之。這種雙向循環,導致教師越發感受不到歷史教學的尊嚴與自信。應當說,2001年啟動的新課改讓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真正的改觀始於去年秋季,我們開始試用統編歷史新教材。教著新教材,我突然產生了一種頓悟,一門有溫度的歷史課可以在我們的手中生成,這是我多年職業生涯中不曾有過的一種奇異感覺。

統編本歷史新教材更新了不少內容,乍一看,有些東西與自己已有的積累似乎不太相容。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也成為自我完善、自我建設的過程。好在之前的新課程改革的底子,讓我們懂得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深刻含義,也知曉了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和“深度加工”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於是,遭遇關鍵節點時,就會“該出手時就出手”。

大膽取舍,讓課堂跟著學生走

七年級上冊第三節課,課文標題為《遠古的傳說》。這是一節傳說與考古發現交織在一起的新授課,不怎麼好上。涉及“炎黃聯盟”“傳說中炎帝和皇帝的發明”“堯舜禹的禪讓”,教材主要呈現了這三個板塊的內容,這些太久遠也太晦澀的內容,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按部就班、循著套路來,肯定不行。怎麼辦?我冥思苦想了好長時間,最后橫下心,重組教學內容,有所為有所不為,計劃緊緊圍繞“黃帝炎帝”“堯舜禹”這兩條主線鋪陳教學內容。前者突出“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文字、音律、算盤、繅絲的誕生,形成對中華遠古文明的認同、尊崇與敬仰﹔后者則梳理“堯舜禹”之間的傳承關系,以及在傳承中不可忽略的禪讓制與大禹治水兩個關鍵節點。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現在的歷史教學更應該圍繞“關鍵少數”做足文章,凡事皆有綱,綱舉目張,對於歷史課來說,這個“綱”是什麼呢?就是那些事關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少數”環節,這些環節突破了、夯實了,學生對歷史的整體認知水平便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教學流程中,我不失時機地拋出了幾個問題:“關於黃帝和炎帝,你都知道些什麼?”“為什麼中國歷史的源頭上就有‘治水’的現象?為什麼很多國家早期文明史中也不乏‘治水’的記載?水患多說明了什麼?‘治水’又意味著什麼呢?”這些都屬於開放性的話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果然,孩子們也有不俗的表現,有的孩子講到黃帝陵,談到不同的省份都在爭祭奠黃帝的正統地位,講到黃帝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心目中不可動搖的神聖地位,講到黃帝是維系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有的孩子講到水患多是農耕文明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水患多說明早期人類在與自然相處過程中的被動狀態,治水是一種昂揚向上、追求進步的民族精神的反映。孩子們直面挑戰性問題時的出色表現,令我驚喜,也更加堅定了我在課堂中整合使用教材資源的信心。實踐証明,不經過深度整合和有效開發的教學資源是不會具備打動人心的力量的,自然也就不會具有生命力。唯有取舍有度、深度加工的教學素材,才能激發出孩子們對歷史課的濃厚興趣和探究熱情。

巧設環節,讓學生感到有話說

歷史課要想做到有溫度、有質感,就必須騰籠換鳥,倒騰出必要的空間與時間來,讓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有話說。

八年級上冊第五課是《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的狂潮》。說實在話,這節課與以往老教材有所不同,容量相當大,牽涉“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瓜分中國的狂潮”等內容,如果不更新觀念、轉換思路的話,任何一個板塊都可以耗費一堂課的時間。在我看來,隻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讓學生說話。好在學生對相關領域的歷史並不陌生,在這個資訊發達的開放時代,各種媒體的全方位介入,早已使得歷史課的“門戶”洞開了,無孔不入的歷史資訊,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時空環境中進行淘洗,教師要幫助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舍有得、有的放矢,這才是歷史課最該干的事。

第一個板塊,我言簡意賅地處理了牙山豐島、平壤、遼東、黃海和威海衛等五大節點性事件,中間穿插講述旅順大屠殺事件,側重點則放在“為什麼中國會敗”的分析上,孩子們條分縷析:腐敗、落后的制度,無良官員倉促被動的應對舉措,李鴻章的私心雜念,甚至還有日本舉全國之力應對這場戰爭,日軍完善的后勤保障,日本成功的國際游說和外交公關讓列強沒有站在中國立場上,等等,方方面面分析得頭頭是道。學生觀點不同,依據各異,多樣化的歷史資訊,凝聚到課堂之中,分享、碰撞、升華,師生共同努力,歷史的經驗教訓呼之欲出,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無形中得到培養。第二個板塊,我將著力點放在《馬關條約》與近代史上其他不平等條約的對比上。有了參照系,才能更加凸顯這個條約對中日兩國命運的深刻影響。第三個板塊,有關“瓜分狂潮”的內容,我插入講解了德國對青島的侵佔,由鄉及國,縷縷鄉愁,生成於課堂之上。鄉土歷史最能喚起鄉土情懷、家國情懷,而家國情懷不正是歷史教學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種境界嗎?

總之,統編歷史新教材的課堂實踐,再一次詮釋了歷史教學必須在改革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精神內涵。創造性地運用統編新教材的過程,無異是深化課程改革的一次生動實踐,這為我們踐行不斷發展著的教育科學新觀念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台。作為教師,不斷創新和優化自己的教學流程,不僅會幫助學生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有助於教師自己的教學生涯乃至精神狀態的飛躍與升華。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附屬中學)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