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語文課本"瘦身" "減負"是否該對古詩"動刀"

2014年08月29日11:12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語文課本"瘦身" "減負"是否該對古詩"動刀"

圖片來源:網絡

  原來的語文教材正文有186頁,新版教材隻有122頁。新學期來臨,上海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課本比舊版明顯“瘦身”。讓不少人感到驚訝的是,舊版教材中“古詩誦讀”的8首古詩被全部刪除,佔被壓縮的64頁內容中的8頁。

  今年秋季開學,上海市教委推行“零起點”教學,對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教材“動手術”,刪繁就簡,以期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此舉在社會上引起熱議,不少人認為,“減負”不能減古詩,從教材中刪除古詩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倒退。小學一年級應開展怎樣形式的語文教育?語文教材如何改革才能回應社會的關切?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教材大幅瘦身,古詩僅剩一首

  據介紹,上海市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是根據2004版《上海市中小學語文學科課程標准(試行稿)》編寫的。教材組發現,由於編寫持續時間較長,教材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學業負擔較重,如課文篇目過多、部分課文篇幅過長、帶讀字過多、教學時間過緊、教學要求被隨意拔高等。

  為此,教材組對2014年度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進行了修訂。新版課本與舊版相比,課文篇目總數從45篇減至40篇,識字量從353個減至296個,寫字量從296個驟降至118個。具有單元練習性質的“快樂語文宮”從7個減為6個,原有的8個“古詩誦讀”內容被整體刪除。

  打開舊版的試用本語文教材可以看到,每個單元末尾都設置了“古詩誦讀”環節,共收錄了8首五言絕句,分別為《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夜宿山寺》、《江雪》和《梅花》。此外,“快樂語文宮”中以“讀一讀,看誰先把文中的古詩背出來”的形式,呈現了《靜夜思》和《詠鵝》,加起來教材中共有10首古詩。在新版教材中,“古詩誦讀”環節的8首詩和《靜夜思》不復存在,整本書中僅剩單元練習中的《詠鵝》一首古詩。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表示,此次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的修訂經過了科學核定,目的在於更好地落實課程標准要求,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回應家長和社會的期望,將“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落到實處。

  語文教材“瘦身”得到校長和家長的支持。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認為,由於各校教師在執行課程標准方面存在差異,原本隻要求學生會看、會讀的內容也變為會寫、會默,增加了學生負擔,從這個意義上看,為語文教材“瘦身”是必要的。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