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是一款熱門桌游的名字,但對高三學生和家長,來說從2011年起,這就是小高考的代名詞。昨天,“北約”、“華約”和“卓越聯盟”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同時開考,浙江省有近6500名高三學霸集體出動,走進考場。其中,“北約”有1000多名考生,“華約”近4400名考生,參加“卓越聯盟”筆試的有900名左右。
還有一個新狀況是,今年自主招生“三國殺”升級,變身成了“四國大戰”——在浙江考生心中份量蠻重的復旦自主招生面試,昨天剛巧撞上三大聯盟筆試,有近250名浙江高三生奔去上海參加面試,人數不能說很多,但也都是學霸級的人物。
四國大戰:
第一道題目叫“選擇”
昨天一大清早,“北約”考生杭二中女生小文還沒有出家門,就遭遇了第一道考題。
“你到底去不去復旦面試?或者等你上午考完,我們趕去上海碰碰運氣?”爸爸在飯桌上追問。小文搖搖頭,這是她想了一整晚的答案。
上午9點,目送女兒走進考場,小文爸爸把來龍去脈告訴了記者:女兒最想上北大,所以報考了“北約”。她之前還去參加了復旦自主招生筆試,上周接到通知說進了面試。可復旦的面試時間偏偏又和“北約”筆試時間撞車,女兒隻能二選一。
因為復旦的面試淘汰率不到50%,入圍可能性相當大,而且想到這是離家比較近的名校,爸爸首先動搖了,更傾向女兒選復旦。媽媽覺得女兒有進北大的實力,沒同意。最后隻能留給小文自己做決定。
之前,復旦和“三大聯盟”在浙江的自主招生,通常是錯時進行,浙江有不少高三生像小文這樣採取“兩者兼報”的策略,一來練練手,二來能多個機會。今年卻沒想到,意外遭遇“四國大戰”,進了復旦面試名單的高三生,首先得搞定這道殘酷的選擇題,才能進考場。
昨天考試結束后,多名考生告訴記者,自己的考場有一兩把椅子是空著的。杭二中、學軍中學、長興中學等重高的學生說,自己的同班同學中就有選擇當天趕去復旦面試,而放棄三大聯盟筆試的。
因為時間撞車,昨天或許是“三國殺”在浙江上演以來,缺考率最高的一次。
這道選擇題在為難今年考生的同時,也給來年考生提了個醒,在選擇兼報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一弄不好,各種考試就會“很巧”地撞車。
華約:
成競爭最激烈的聯盟
昨天,三大聯盟在浙大紫金港校區和西溪校區的兩個考點內,除了密密麻麻的雨傘甚是壯觀,吸引人的還有豎在考場外幾張大大的考場安排表,上面寫著三大聯盟所在考點所有的考場和每個考場的考試人數。
等考生們陸續走進考場后,不少陪考家長和記者一樣,站在安排表前拿出手機,做起了數學題:算算這次各聯盟一共有多少考生?
一番計算后,記者發現今年人氣最旺的仍是“華約”,有近4400人報名,比去年多10%。“北約”和“卓越聯盟”報名人數都在千人上下。
今年,因為中國人民大學的退出,“華約”陣容從原本的7所減到6所,是成員最少的自主招生聯盟,然而陣營成員的改變,並沒影響報考人數,反而還有所增加,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按這個比例計算,今年三大聯盟中,競爭最激烈的將是“華約”。
為什麼那麼多學生選考“華約”?記者在紫金港考點對家長做了個小調查,發現五個人裡,有三個都是沖著浙江大學去的。
“孩子的成績不差,但發揮不是很穩定,我們大人又希望她能在家門口讀大學。” 沈先生說,女兒在杭城一所重高讀書,考得好的時候能沖到年級前100名。全家考慮到各方面因素,一致認為女兒考北大清華難度太大,浙大倒可以試試看。
跟正式高考的緊張氣氛不同,昨天考場外的不少家長神色輕鬆,偶爾還會相互吐吐槽:“哎,浙江的重點大學太少,想把他們留在家門口上學,隻能沖浙大了。”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