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以《滿腹經綸》爆紅的苗阜王聲將上央視元宵晚會

2014年02月12日09:57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以《滿腹經綸》爆紅的苗阜王聲將上央視元宵晚會

  昨天接通苗阜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北京。和他的相聲搭檔王聲一起,與央視元宵晚會語言類節目導演,商定最后登台演出的本子。

  連苗阜自己都沒想到,他和王聲在北京電視台春節晚會上表演的相聲《滿腹經綸》,竟然獲得了這麼熱烈的反響,許多網友更是將苗阜、王聲二人稱為“馬年春節最火的明星”、“業界良心”。

  “從大年初二開始採訪電話就沒停過。”面對鋪天蓋地的贊譽,苗阜笑了,“真是謝謝大家捧場。”

  “上元宵晚會的本子還在審。”苗阜透露,“跟《滿腹經綸》是一個路數,可以說是一個系列的。”

  為什麼叫“青曲社”?

  青雲直上,曲故情長

  在《滿腹經綸》中,苗阜有這麼一句:“像我這樣的80后……只是長得比較著急。”逗樂了許多人。而實際上,今年32歲的苗阜,確確實實是個80后。

  說起自己與相聲的緣分,苗阜說:“這還真離不開王聲。”

  苗阜和王聲都是陝西銅川人,從小就認識,兩人是小學同學還都喜歡相聲,所以,“小時候學校裡有個文藝演出什麼的,我和王聲就會上台,模仿那些老先生們講一段相聲。”

  或許正是這份對傳統曲藝的迷戀,長大后,苗阜拜相聲譜系第六代傳人鄭小山為師,而鄭小山的師傅王本林,正是相聲大師馬三立的得意弟子。

  而王聲,就如段子裡所說,進了陝西師范大學學習中國文學。

  2007年,兩個人又湊到一起,聯系了幾位當地的曲藝愛好者,成立了西安青曲社。苗阜是青曲社的班主。

  為什麼取名為青曲社?

  苗阜給出了八個字:“青雲直上,曲故情長。”

  “每次演出,我們都會說‘制造快樂並快樂著’這句話,這就是我,我們說相聲的初衷。”在苗阜眼中,相聲是最能展現中國語言之“妙”的藝術:“中國人說話的方式很特別,我們有自己的幽默感。而這種幽默感,在相聲中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

  相聲創業苦不苦?

  聽我說一場難忘的演出

  “2007年青曲社成立時,我們一共隻有七八個人。”苗阜說,“如今我們已經有40多名演員,40多個工作人員。在陝西本地我們有兩個劇場,現在每周要上演十四場相聲,七場評書,加一塊兒二十一場演出。”

  在《滿腹經綸》一炮而紅之后,青曲社的相聲門票幾乎一票難求。

  問及成名前的事,苗阜笑了笑:“很多記者都喜歡打聽創業期,想聽那些特別艱難的事兒,但其實在人生這張水墨丹青的長卷中,總會有濃淡,所以那時候雖然有點艱難,但我並不覺得有多苦。倒是去年5月25日的那場商演,讓我記得特別清楚。”

  那一天,青曲社在西安有一場名為“致青春”的商演,1400張票早早地賣完了。

  可演出當天突然下起了暴雨,苗阜擔心這麼大的雨觀眾會趕不及。就在他擔心的當兒,1400名觀眾卻早早地在演出開始前都到達了劇場。

  當兩人再度登場時,劇場所在區的總變壓器出現了故障,連西安火車站都停電了。

  一般情況下,商演出現這種情況,大家肯定都喊著要退票,但當時沒有一個人這麼喊,現場非常安靜。所有的觀眾掏出手機,照著兩人。

  於是,苗阜和王聲從舞台走到觀眾當中,沒有話筒,直接用肉嗓給大家說了一段兒。

  因為擔心觀眾的安全,青曲社的所有演職人員用電筒和手機,為觀眾照明,安排大家有序退場。而被觀眾感動的苗阜則站在大雨之中,為觀眾送行。

  6月10日,青曲社加演了一場“再致青春”,答謝那一天所有的觀眾。

  苗阜說,“這是我說相聲至今,最讓我感動的事。”

  “相聲是有家譜的,出去問問是誰徒弟誰師父,一來二去的大家都是認識的,感覺就特別親切。一枝獨秀不是春,我們努力做一些事,並不是說要捧出一兩個角兒,而是希望把相聲這個事業做得紅紅火火。”苗阜說。

(責編: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