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腹經綸》是這樣火起來的
除了今年的北京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苗阜和王聲還參加了上海、天津、山東、湖北的春晚,除了天津春晚,在其他衛視說的都是《滿腹經綸》這個段子。
“我們要換節目他們不讓,隻有在天津台表演了《書文戲理》。”苗阜說。
《滿腹經綸》最早來源於苗阜的好哥們——上海品歡相聲俱樂部的金炎的一個兩分鐘的段子,“他在裡面講了《山海經》,我覺得這個點子挺適合我跟王聲的風格,就跟金炎打了招呼拿來用,擴充、人物塑造,最后變成了25分鐘的《歪批山海經》,就是《滿腹經綸》最早的版本。”
《歪批山海經》2013年9月問世,參加喜劇幽默大賽時,北京台方面希望他們修改名字,最后改成了《滿腹經綸》,苗阜也覺得后者更好。
在呈獻給全國電視觀眾之前,《滿腹經綸》已經經過了700多場小劇場演出的錘煉,一路從西安被選送到2013北京電視台喜劇幽默大賽,最終從原始的25分鐘版鍛造成11分鐘的精華本,一炮而紅。
問他們寫了多久?苗阜笑了:“相聲的本子很多都是在表演中‘砸挂’砸出來的,甚至是‘現挂’。比如方言的那些,都是現場加的。還有那個‘枉凝眉’那四句定場詩‘那啥那啥啥’,其實那是我第一次講這個相聲的時候,忘詞兒啦。但王聲也不動聲色接下去了,最后還固定了下來。”
盡管《滿腹經綸》演出了那麼多遍,但卻一直給人百看不厭的感覺。
對此,苗阜的解釋是這樣的,“相聲有一個語言節奏,這是相聲藝術自己的規律。但是現在有些相聲,完全就是段子的堆砌,很多段子還是網上大家都見過的。這會讓相聲失去那種節奏。《滿腹經綸》好就好在結構結實。”
苗阜認為,好的相聲應該是60%的傳統技巧,加上40%的時下因素,“相聲當年為什麼火,因為跟當時社會接得很緊。”
懂一點
niania:寶雞方言,原意為媽媽,引申為感嘆詞“天呀”。
砸挂:相聲演員之間彼此戲噱取笑的一種手段。
現挂:演員根據演出的實際情況,聯系當時當地發生的事件,現場進行即興發揮。
段子集錦
苗:我和王聲是發小,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和人沒法比,尤其是到了高中后,成績越拉越大,越拉越大。
王:這是為什麼呢?
苗:我沒上高中。
——《書文戲理》
苗:年輕人要堅持夢想,要去努力,現在的社會給了我們多少機會。
王:恩,很多路。
苗:比如雙色球、刮刮樂、3D、七彩福星、撿錢包……
——《哭論》
西塞山前白鷺飛,外號江湖一點黑。
此夜曲中聞折柳,四大才子排老九。
洛陽親友如相問,媳婦名叫韓鐵棍。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