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本報記者 鄭萍萍攝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是位廣受尊重的科學家﹔但是在兒子的老師眼裡,他未必是一位足夠“上心”的家長。
至少,周建平“從來不管孩子考多少分”。他的兒子小學6年期間沒考過一次100分,他和妻子都“沒覺得這有什麼嚴重的”。兒子讀一年級時,整整一個學期沒寫過家庭作業。到了期末,老師向周建平反映這個問題,他卻認真地反問老師:開學的時候你們不是說不布置家庭作業嗎?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周建平承認自己在孩子念書上“管得不多”。其中一個客觀原因是,因工作需要,他長期與孩子不在一個地方生活。但更重要的一點是,“我這個人的教育觀點不一樣”。
“你不必強求他不出錯。為什麼一定讓他考100分呢?為什麼一定要培養成高材生呢?”他說。他拒絕把孩子送到奧數班,也從沒為兒子擇校。
盡管如此,周建平的兒子依然是人們羨慕的高材生。他在全國物理競賽(北京賽區)中獲過一等獎,被保送清華大學。
很多東西在書本之外
周建平教育觀點的形成與他自己遇到過的老師有關。他生於20世紀50年代,他接受基礎教育時,正值“文化大革命”,他們這一代人沒有受過完整的基礎教育。中學階段,學校經常停課,學生下鄉勞動。
回想起這段經歷,周建平很感慨:“你不能說我們不完整:書本上的東西我們是學的少一些,但是一個人,很多東西是可以在書本之外學習的。”
他感念自己的一位中學老師。這位老師認為,當時的教材不能滿足周建平的需要,建議他去讀點別的。老師還把此前的高中教材找給周建平,待他讀完之后,又為他找來大學數學、物理教材,讓他再去提前讀點大學的書。“有些東西不懂怎麼辦?我可以幫你去找懂的人。”這位老師甚至告訴他,在他懂了這些知識以后,“可以不聽我的課,你可以看別的書”,隻要上課時不影響別人。
周建平說,這樣的老師對自己影響很大,讓他意識到,不要去追求100分,而是追求更多的知識、更為充實的生活。
他為自己能遇到這些老師感到幸運。他慶幸自己盡管在大山裡長大,可是從小學到中學,都碰到了好老師,而這些老師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要大於大學老師”。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批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名校的畢業生,來到大山裡做起了中學教師。“這批有遠大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教學生怎麼做人,教學生有追求。”周建平說。
1977年,周建平考入后來有“人才森林”美譽的長沙工學院(現國防科技大學)航天系。中學老師的影響貫穿了他的大學時代,周建平在大學裡仍然不把分數看得很重。當然,考試前他也會“稍微准備一下”。
大學期間,周建平讀了很多與專業無關的書,甚至有些超前的書——這個本科生把不少時間花在讀其他的課程以及研究生階段的書上了。
![]() |
相關專題 |
· 中小學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願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願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