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切實際的“就業率”不如不要--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不切實際的“就業率”不如不要

錢兆成

2013年05月28日08: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謝強(化名)是江西某大學哲學專業的畢業生。作為學生預備黨員,謝強被學院分配了一個硬性任務,就是督促、幫助同寢室的其他人,盡快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三方協議書”。謝強和他的同學們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論文答辯之前還沒有交上就業協議,就不允許參加第一輪論文答辯。(《中國青年報》5月27日)

  雖然說時至今天,就業率考核有些荒唐,但學校方面的確不能對就業率考核掉以輕心。高校就業率考核工作給各高校施加了很大壓力,根據相關規定,學校招生規模與畢業生就業率挂鉤,就業率偏低的高校和專業的規模要受到控制。其次,就業率是一個學校的臉面,萬千家長在填報志願時,特別關心就業率問題。最后,就業率是學校好壞的一個衡量指標,其作用如此之大,使得各高校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完成這項工作。

  一項單純的數據被社會賦予了太多的功能,這就無怪乎考核出現怪現象了。一些大學可能會沿襲慣性,劍走偏鋒,片面追求提升捷徑而玩弄一些數字游戲。此前,媒體就曾經報道一些大學為了虛假的就業率,迫使學生們用就業協議書換畢業証的荒唐事,至於這紙協議書真實情形如何,學校並不關心。而這次的事件,則有些變本加厲,荒唐到不簽就業協議就不能答辯的地步。

  就業率考核的確有些顯得不合時宜了,在當下市場經濟體下,企業減員增效,政府機構精簡,事業單位下崗分流,社會上給大學生提供就業的崗位,很可能遠遠小於畢業生人數。學校要想實現就業率的直線上升,不造假,恐怕本身就不實際。

  為了完成就業率指標,大學生們開始了各種方式的自我推銷:零工資就業﹔尋求挂靠單位,簽署空頭就業協議﹔向單位寄托檔案,繳納保管費等等。如此一來,就業率非但沒有提高學生的就業,反而適得其反。

  目前,學生的就業方式十分靈活,很多剛就業的學生,由於單位、崗位、薪金待遇、心態等各方面的原因,頻繁“跳槽”, 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謀職業或從事自由職業。想要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考核學生的就業情況,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既然就業率考核是一項既使學校為難,又使學生受到傷害的統計,不如廢除它,不僅免除了造假的尷尬,也讓學生們獲得了解放。教育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讓其回歸本義並非壞事。

(責編:林露、熊旭)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