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
雖然生於北京、長於北京、學於北京,但因為不是北京戶口,林風成了外鄉人,按政策,他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等待高中開學的日子裡,整個家庭都陷入煎熬中,誰都不願意先捅破那層窗戶紙。
為兒子林風高考的事,北京房山區良鄉居民何玉蓮和丈夫林和平一直“同仇敵愾”,表示“家庭做再大的犧牲也無所謂”。
不過,兩個多月前,兩口子第一次為此鬧了不愉快。
何玉蓮記得,那是3月2日,她又去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被帶到了派出所,還通知了在北京市某機關單位工作的林和平。
林和平覺得,何玉蓮太“死心眼”,不打算“跟她一起鬧下去了”,把她“接”回了家。
那天晚上,兩口子都拉著臉,沒說話。林風在臥室打游戲,他探出頭,看了看父母,嘆口氣,又把門帶上了。
何玉蓮老家在四川廣元。1980年代末,鎮上有人散發小卡片,稱北京的工廠招人,她把小卡片往兜裡一揣,收拾好行李就出門了。
“父母到后來都很恨我,因為沒跟他們打招呼。”何玉蓮說。這種“認准了誰也攔不了”的性格因子,早在她的少女時代就有了。
1989年,16歲的何玉蓮來到北京。她在一家旅行社打工,跟一名北京男子相識,談起了戀愛。
7年之后,林風在北京豐台區一家醫院出生。何玉蓮卻因非京戶口被丈夫一家嫌棄。兒子一個多月時,她跟丈夫分開了。
兒子林風隨了她的籍,成了真正意義上“北京出生長大、卻沒有北京戶口”的所謂“外鄉人”。
后來,何玉蓮與林和平結婚,林雖是北京戶口,但對解決林風的戶口問題,起不到任何幫助。
何玉蓮說她“心裡有愧”,自己省吃儉用都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兒子——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林風都是上的當地最好的學校,兒子也爭氣,直到初中畢業,成績都是班級裡的佼佼者。
林風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具體因為一個什麼事情知道的,已經忘記了。但還記得那種感覺,就覺得,自己被騙了。”
他上網搜索跟戶口有關的信息,隨后“有些目瞪口呆”,“像我這樣的,叫隨遷子女,沒有北京戶口就不能在北京參加中高考。”
初三時,班主任老師告訴他,“你以后可能要回老家參加高考”。出於禮貌,他謝謝了老師的提醒,但沒打算把這個事情跟家裡說。
何玉蓮也清楚這個事實。她也沒跟兒子主動說起,也不知道兒子是否已經知道,但她發現,“兒子變了”。
“他成績開始下降,回到家不理人,容易生氣,不吃我和他爸做的飯菜。”
林風在北京順利參加了中考,因為他滿足“有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開具的父母一方為北京市正式常住戶口証明的考生”等9項條件中的1項。
然而,在等待高中開學的日子裡,對於整個家庭而言,都是痛苦煎熬的——林風和何玉蓮,誰都不願意先捅破那層窗戶紙。
最終,林風跟何玉蓮說,為了高考更順利,不如回老家吧。他告訴父母,他其實早就知道那個事實。
何玉蓮說,她當時幾乎痛哭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