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科目全部取消 體育課到底該怎麼上?--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危險科目全部取消 體育課到底該怎麼上?

2013年02月21日10:42    來源:競報    手機看新聞

過去的一年裡,與跑步相關的悲劇新聞不斷。廣州馬拉鬆兩名年輕選手先后倒在10公裡與5公裡的終點線前,其中一名是大三學生﹔上海東華大學一學生在參加1000米測試時猝死﹔湖北襄樊一21歲大學生代替他人測試1000米,結果竟然在500米處便倒地不治……
  不久前湖北、陝西等地部分高校宣布取消校運會的中長跑項目,一時之間,中國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體質嚴重下降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與議論。究其原因,就是體育教師害怕學生受傷、怕擔責,致使很多體育項目不敢教,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學生們的體質也很難上去,學生和老師誰都“傷”不起。


體育課上危險科目全部取消
  “全體都有,按照班級小組為序開始慢跑。”隨著體育教師的一聲哨響,北京某中學初一學生開始在操場裡練習跑圈,不到兩圈,就有個別女生已經堅持不住,開始掉隊,這時候體育教師會示意她們在旁邊休息,其余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繼續跑下去。這是北京京南某中學的一堂體育課,而這種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很“水”的體育課卻幾乎每天都在許多大中小學甚至高校上演著。
  隨后,體育教師會教同學們做一些簡單的伸展練習,個別男生會在老師指導下簡單練習引體向上等稍有技術含量的鍛煉,女生則會練習一些立定跳遠等科目。而這些幾乎都是體育課的全部鍛煉內容,雖然學校裡有各種體操器械、各種球類設施,但在體育課上,學生們幾乎沒有摸過,體育教師也根本不會留出時間給學生們鍛煉。“我們上體育課基本上不會讓學生們做劇烈運動,最多也就是簡單鍛煉一下。”
  那麼,為什麼體育教師不讓學生們做一些劇烈性的運動呢?難道是體育教師不會教還是沒有責任心?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就是怕學生們在課堂上受傷,而且一旦受傷,責任就是體育教師的。這也像是懸在許多體育教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許多體育教師怕擔責不敢教,傷不起啊。


出問題教師成為第一責任人
  去年河北省一所中學體育課上曾發生一幕慘劇,一名學生在跑完500米后突然倒地不起,誘發心臟病在送往醫院的路上去世。后經調查,體育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並沒有明顯失職之處,學生們跑步前做了相應准備活動,跑動距離也在中學生身體生理可承受范圍內。
  然而,痛失孩子的家長無法原諒學校和老師,在學校門口擺花圈,尋求社會各方相助。最后校方和老師不得不賠償巨額資金息事寧人。時隔一年,沉重的心理負擔依然讓當值體育老師對學生和家長滿懷愧疚,自己又因正常教學導致不正常的事端而難以釋懷。“不敢上!”許多體育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據他們介紹,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多數從小嬌生慣養,體質本來就差,上體育課更容易發生不測,而出了問題后體育老師就是“理所當然”的第一責任人,所以體育老師上課時都會保守為先。
  現實情況是,現在不少學校體育課上涉及器械、體操等方面有危險動作的科目已取消。用一位體育老師的話說就是:“在操場上劃個圈,看著學生們別出這個圈就行了。”“學生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但現在缺乏有效機制來厘清各方責任,大家又都怕擔責任。”一些體育老師建議,應建立健全中小學生保險政策,明確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萬一出現突發事件也有章可循。


體育課讓路給主課
  “真煩人,體育課老師病了,學校卻將體育課改為政治課,這也太沒有道理了吧?”北京市大興區興海學校初二學生李麗(化名)告訴記者,前幾日,因為體育教師生病請假,學校裡不但不給補課,還把體育課給佔了。李麗說,她和他們班的同學都非常喜歡上體育課,因為隻有在體育課上,才能釋放自己的能量,才能讓自己放鬆。
  在採訪中,一些體育老師和學生向記者反映,體育課被佔用是常態。平時學校組織活動需要學生參加時,一般都會挑上體育課的班級﹔等到期末考試臨近,體育課又要為所謂的主課讓路,要麼成為自習課,要麼臨時變更為別的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門官員告訴記者,有一次她到一所學校檢查體育課情況,課程表上明明白白標注每周三節體育課,可私下一位學生向她透露了秘密:每周隻上兩節體育課,課程表是檢查頭一天剛換的。眼看謊言被拆穿,學校負責人也大大方方地承認,並無奈地表示學校要考慮升學率,要多安排主課,而且大家都這麼做。“如果需要做選擇,體育課永遠是被犧牲的,永遠是替補。課都不讓上,何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一位體育老師說。


怕擔責很多好項目不敢教
  目前,國內不少高校都取消了中長跑測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定危險性,學校怕出問題擔責任。一位從事體育教學的老師告訴記者,由於現在關於體育課上的責任法規不健全,很多學校也是無奈取消這種測試,這並不能完全怪學校因噎廢食。
  此前就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情:去年,成都龍王廟正街小學一位小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下蹲運動后,感覺雙腳疼痛,醫院檢測為“脛骨結節炎”,多發於脛骨結節骨?尚未愈合又好動的青少年,基本是營養不好導致的,通常隻需在發作期間吃些消炎片就行了。但該生家長不依不饒,在向學校索賠百萬無果后,每天都在學校門口吵鬧。最終,不堪其擾的體育老師隻得申請調離。“說起這個老師的遭遇,我們就有些心寒,下蹲屬於教學大綱應有課程,60個下蹲運動量並不大,隻要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來做,不會造成傷害的。現在隻要體育課上出點問題,家長就要找到學校鬧,因為怕出危險擔責任,很多鍛煉效果明顯的項目,比如體操,我們體育老師都不敢教,學校領導也不可能讓我們教。”


家長聯名讓體育班主任下課
  去年9月,杭州市某小學任命一位體育老師擔任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竟然遭到了22名家長的聯名反對。這些家長的理由很簡單,“體育課是在室外上的,體育老師怎能關注到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孩子是要參加考試的,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有影響的。”於是,盡管這位體育老師的表現很優秀,曾獲得多次獎勵,很受學生喜愛,但也在上任沒多久,就無奈地“被下課”。而這,也是中國社會多年來形成的“學科歧視”的最典型表現。這種類似的現象,上文採訪的體育老師也深有體會,“就連學校裡的不少老師,也都從骨子裡認為我們體育老師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體育課的時間也經常無緣無故地被其他科目的老師擠佔。”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表示:“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全科教育,沒有規定隻有教語、數、外的老師能當班主任。班主任起到的作用是班級管理,體育老師當班主任也有體育老師的優勢。”


學生體質下降體育教師憂心
  “現在大多數體育教師寧可不去做好,也不值得去招惹是非,這就是許多教師的原則,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北京市大興區興海學校曹明忠告訴記者,他畢業於西安體院,學的專業就是體操,但是在現在的體育課上,他卻很少教學生們體操技能,最主要原因就是怕學生們受傷。
  但是曹明忠也和其他體育教師不同,在體育課上,除了比較危險的科目以外,他都會讓學生們嘗試鍛煉,並且在每次體育課的剩余時間裡,還會讓學生們踢足球和打籃球,增加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和對抗訓練,曹明忠的這種體育教學方式贏得了學生們的一致追捧,每周三節的體育課甚至成為許多學生最期盼的課程。但是,曹明忠的這種教學方式也受到許多同行的善意“提醒”:別讓孩子們這麼鬧了,一旦受傷,你就完了。
  對於這些提醒,曹明忠每次都會報以微笑,他從不辯解也不爭論,他認為那些勸他的同行都出於好意。但是他內心也清楚,作為一個科班出身的體育教師,看著那麼多孩子體質一代代地下降,他覺得很難以接受。“別人我管不了,但我的學生在我的體育課上我要讓他們快樂,更要讓他們得到應有的鍛煉。”(記者 趙磊)

(責任編輯:楊玉君(實習)、林露)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