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貌
全身描金雕花比想象的豪華
走進川大博物館一樓的民俗學陳列館,展廳中間一頂八抬大花轎是最吸引眼球的展品。對比影視作品中的花轎,這個真家伙可要“豪華”得多——
轎身全木質,有230多斤重,上面滿布各種雕花,上有描金彩繪﹔三面均有玻璃轎窗,內裝飾有紙扎戲台,演繹王母、玉皇祝壽的故事﹔轎身兩側還嵌有琉璃瓦,上面繪制著一些以情愛、禮義為主題的傳統故事﹔轎帘為蜀繡軟緞。此外,轎頂還豎著幾十柄木刻“火焰”,上面鑲嵌辟邪用的小圓鏡。“這個算是我們民俗館的鎮館之寶了。”川大博物館副館長李曉濤介紹,這頂花轎屬於清代晚期作品,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花轎實物。“除了側面有兩塊琉璃瓦曾經過修復,其他都是原樣保存。”
這頂花轎更珍貴之處在於保存下了當年娶親隊伍的全貌:花轎前立著5個儀仗牌、后面放著4件用來裝嫁妝的抬箱,抬杆上還搭著轎夫當年戴的竹編帽……李曉濤笑著說:“這套東西要是現在拿出去,都是完全能用的。”
花轎·緣
轎行早已破產 尋訪一無所獲
這頂花轎,還可牽出另一個早就消亡的行業——轎行。李曉濤介紹,這頂花轎的一整套物件,由館裡的工作人員在上世紀30年代收購而來。當年時局動蕩,成都一家民間轎行破產,有心的工作人員在轎行內收集齊了一套迎親裝備,買回了館裡,“拿回來的抬箱都排了好幾米長,現在隻展出了4個。”
由於時間久遠,收購的人早已不在,具體的收購時間和價格已經沒人清楚。“有說1932年,有說1937年。”裝嫁妝的抬箱上現在還能清楚看到用繁體字寫著:上草市街鴻發號﹔旁邊是轎行老板的姓氏:蕭記。“我們后來想去尋訪,但已完全找不到任何蹤跡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