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郭少峰 鄧琦)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天發布了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此次評估對象是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以高等學校為主,兼顧科研院所。根據評估結果,95個一級學科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一的一級學科數量分別達到16個、14個、9個,佔總量約四成。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軍表示,評估的目的是使高校了解自己的發展狀況和不足,通過評估促進學科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同時為學生、社會人士報考相關專業研究生提供參考。
盡管此次評估是自願申請參加,但仍然有390多個單位的4200多個學科參加,除2所“211高校”未參加外,其他“211高校”、“985高校”均參加了評估。全國高校中的國家重點學科,參評率為93%,博士一級授權學科的參評率為80%。
■ 焦點
高校學科評估不再唯“SCI論文數”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軍表示,此次學科評估不以“SCI論文數”單一指標評價學術論文,首次採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
SCI(科學引文索引)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其覆蓋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農業、生物、獸醫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綜合性檢索刊物。上世紀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學率先將SCI引入考核體系,當時一篇SCI論文大約獎勵1000元左右。這隨后被視為中國學術科研界評價科學家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
但科學界對SCI評價體系弊病的批評之聲一直存在。不少教師雖然在產品研發等方面有所貢獻,但由於在職稱評定方面存在權威論文發表數量這個“硬指標”的限制,造成“有功無名”的情況。
新京報記者 郭少峰 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