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趙險峰:高校要堅持特色發展、各展所強
《南昌市“一企業一博士”科技人才 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印發
以人工智能服務教育變革
廣東海洋大學助力“藍色糧倉”建設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區
隨機“吃碰飯” 監督“校園餐”
為青年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環境
活真菌建筑材料可自我修復
“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
中樞神經系統外首次發現神經干細胞
人民網
>>
教育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
高考滾動新聞
2022高考成績今日起陸續公布 這些常見問題考生須注意
2022-06-23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新增兩個本科專業 計劃招生2448人
2022-06-22
西安交通大學:學校新增3個專業 本科擴招350人
2022-06-22
首都師范大學:新增2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2022-06-2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增智慧林業、智慧水利、農業智能裝備工程三個專業
2022-06-21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2年新增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兩專業
2022-06-21
2022年全國高校招生網上咨詢周活動6月22日-28日舉行
2022-06-21
工學:融合科學素養與工程能力
2022-06-21
農學: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創業
2022-06-21
歷史學:“鑒往知來”的復合型人文學科
2022-06-21
軍事學:面前是戰場,身后是家國
2022-06-21
哲學:圍繞人與生活世界根本問題展開
2022-06-21
交叉學科:培養未來科創領軍人才
2022-06-21
管理學:並不遙遠的“俗世哲學”
2022-06-21
陝西師范大學:招生計劃增加250人 新增2個招生專業
2022-06-20
重慶大學:新增臨床醫學、智能制造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
2022-06-20
西南民族大學:面向全國招收本(預)科學生7462人
2022-06-20
南開大學2022年新增數字經濟專業本科招生
2022-06-20
中國醫科大學:2022年新增臨床醫學(檢驗醫師培養試驗班)專業
2022-06-17
中南大學:新增鄧迪國際學院 計劃招生300人
2022-06-17
一道題有十幾種答案 高考分數是怎麼打出來的?
2022-06-17
2022年東北大學新增智能採礦工程本科招生專業
2022-06-16
蘭州大學動物科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今年首次招生
2022-06-16
沖刺就業季 高校搭好橋(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察)
2022-06-16
助力鄉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
2022-06-16
志願填報不要一味追求“分數最大化”
2022-06-16
貴州高考“評卷開放日”考生家長“零距離”參觀 評卷非常嚴肅嚴謹
2022-06-15
多地高考閱卷嚴把主觀題質量關
2022-06-15
高招直播給考生當“參謀”(網上中國)
2022-06-13
廣西公交女司機愛心送考十余年:享受應援 為考生“花式”鼓勁
2022-06-11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高質量寒假作業這樣“煉”成
本網原創
趙險峰:高校要堅持特色發展、各展所強
青年勇擔使命,筑牢安全防線
教育部:將加快建設國家數字大學
國科大今年本科招生新增7省市 新生全…
趙忠秀:營造更開放的環境 激發年輕人…
屈凌波:強化特色引領 分類助推地方大…
北京師范大學2025年“圓夢工程”項…
第21屆“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外語素…
博士后學術論文被指抄襲 兩高校通報:…
守護中國飯碗,你的選擇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