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四位嘉宾畅想未来教育
11月6日上午,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作为主持嘉宾对话教授、民进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积极教育发起人彭凯平。四位嘉宾进行主题为“未来教育畅想”的圆桌会议,共话中国教育未来图景。
教授、民进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表示,未来可能学习是一个更加终身的事情。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界限,在未来很可能生下来就开始学习,甚至于在母亲怀抱里面就开始跟母亲学习感受外部世界了,所以学习是在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学校会淡化了,不需要7岁或者8岁准时9月份进学校,这是学校非常重大的变化。同时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不仅对教育,整个社会的发展伴随一个技术变革,每一次的信息社会都是伴随着技术改变带动,所以毫无疑问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推进我们的教育。但是变来变去,教育什么不会变,教育本性不会变。教育最终的方向也不应该变,它只会变得更多元、更个性、更开放、更自由。
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积极教育发起人彭凯平表示,未来教育必须要培养一些人,有一些只能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人在未来仍然要培养自己六个方面的素养,第一,就是对周围的世界,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同胞,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欣赏,愉悦积极的态度,就是所谓的幸福感。第二,在生活中间得到快乐积极的能量。第三,意义感,因为生活很单调、重复、频繁。从这些日子里面找到它的意义。第四,现在经常谈到的我们一定要有想象力,人和机器不一样的地方,不是崇敬未来,什么都不做时,把大量的热量消耗在做梦,而是需要做抬头看天,有梦想的人。第五,感召力。一定要感染召唤激励周围人。第六,我们朱主席讲的同情心,心理学名词同敏心。或者叫做理解,或者叫做同意,这是应该培养的人才或者具备的特殊的人。
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则表示,在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变化的今天,学校当然有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谁都不敢预测,谁都不能去简单的预测。但是同时有一条可以很清晰地去或者说有把握去说的,也就是传统的学校和非学校,或者说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的界线会逐渐逐渐的越来越模糊,包括现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他实际上是重新定义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创造一种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很好的成长,在内涵和外界都符合了新的一种内容。所以这样一种边界确实是有变化的,包括连接方式。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划图景,但是这样的一些制度的更新,技术的发展,将重新定义学校,或者说传统的那些教育、学校、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这样一些僵硬的边际会逐步逐步变小,而形成逐步的系统的教育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总结指出,未来教育核心词有三个:一、重新定义学校,学校非学校的界限越来越远,将来边界会打破。第二,未来学校的形态就是学习中心,一定让从学校,学习中心出发。第三,学校的特征的改变。未来的学校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萌芽孕育的种子在所有人手里,这是探讨未来的依据。探讨未来教育的时候畅想,实际向前看,向未来看,其实还有重要的视角,畅想未来还得向后看。同时得尊重传统,在过去里面哪一些是未来的种子,这是需要思考的。比如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中国的领略教育是不是未来的方向,今天谈全课程,在孔子哪里有全课程,都是分课课程,所以未来畅想时,要往回看看祖国的道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