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马耳他:

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孙 怡
2024年06月21日08: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马耳他一所高中的中文课堂上,孙怡带着学生朗诵龙年祝福语。
作者供图

从2017年到2023年,纪能文在担任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6年时间里,遇到了很多喜欢中国文化的当地人。有的因为看了一场中国文化表演,有的因为听了一个中国故事,有的因为喜欢中文老师讲的内容,就变成了中文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

他们的故事为国际中文教育这幅画卷增添亮丽一笔,也推动了中国和马耳他两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喜欢听中国故事

从中文学习者到中文老师,艾米·西贝拉斯用了2年时间。她曾是马耳他大学中文学习者,如今是圣·多萝西高中的中文老师,负责教授7至9年级的中文课程。“中国故事非常有意思,我喜欢听中文老师讲中国故事”,这个爱好成为艾米·西贝拉斯学习中文的动力。她经常阅读中国报纸,并把报纸上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家人和学生。现在,艾米·西贝拉斯一边教中文,一边复习汉语水平考试(HSK),准备申请到中国访学,亲身感受中国和中国文化。她最想去中国江苏南京,“因为那里有很多有故事的地方,而且我的中文老师在南京等我”。

朱莉安·克雷莫纳是艾米·西贝拉斯的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爱上了中国汉字。这个年仅12岁的女孩开心地分享了自己的生日愿望——想去中国看一看甲骨文。因为她属龙,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她大声地跟着老师一起读龙年祝福语,并在本子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同字体的“龙”字。“我将来要学习考古专业,研究中国的甲骨文。”朱莉安·克雷莫纳说。

中文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斯蒂芬妮·扎赫拉是马耳他圣母医院的一名护士,同时也是马耳他大学“中医针灸和文化”硕士课程学员。她坦言,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听到患者主动要求进行中医治疗。因为腰痛,她去中医门诊接受了针灸治疗,感受过疗效后,便爱上了中医并下决心要学中医。如今,她一边练习针灸,一边学习中文,准备今年暑假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暑期夏令营,沉浸式体验“中文+中医”的学习之旅。

据介绍,中医硕士课程于2015年启动。课程内容除了中医诊断、针法、灸法等,还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概况等。

阿尔多·加莱亚是马耳他旅游学院烹饪艺术专业的一名讲师,在“中餐烹饪技艺交流活动”中,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中餐厨师的动作,生怕错过一个细节。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饮食文化,阿尔多·加莱亚1年前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中文课程。他说:“希望以后学校能开设专门的中餐烹饪课程,师生们既能学习中文,也能学习中餐烹饪技能。”

在马耳他,像艾米·西贝拉斯、斯蒂芬妮·扎赫拉等热爱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今,越来越多的马耳他青少年通过学习中文,打开认识了解中国的大门,成为促进中马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文明对话的友好使者。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博士生,曾任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

(责编:李依环、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