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0年间从1万亿元增至2.8万亿元

2022年12月31日09:5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披露,2012年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8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44%,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

一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制定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五年科技创新规划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专项规划,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1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提升至6.5%。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高铁建设树立国际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建设19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0.6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3.73万亿元。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1.5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创业带动就业近500万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

三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科研能力体系实现重塑。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逐步发挥主体作用,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8%来自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4.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约45万家,683家企业进入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13.3万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5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开放共享网络。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16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构成了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科技资源对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四是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创制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粮食单产由2012年的亩产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87公斤,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90余万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获批I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达到现在的80个。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

五是区域科技创新异军突起,形成引领发展的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引领地位更加强化,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分列全球科技集群第2、3、6位。国家高新区总数从2012年的89家增长到2022年的177家,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67.4%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用2.5%的建设用地实现13.4%的国内生产总值。建设9家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87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六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科技奖励、监督评估、创新调查、技术预测、科技报告等基础制度不断完善。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修订完成,颁布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深化“三评”改革,开展“减负”行动,扩大创新主体自主权。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管理制度,推进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制定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设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畅通硬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渠道,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500家,总市值5.8万亿元。

七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利夫兰奖”“维加奖”等国际重要奖项。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流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

八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事业和创新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启动修订科普法,制定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发挥科普场馆、科普用品等相关税收政策激励作用,举办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科普活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0年的3.20%提高到2020年的10.56%。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九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科技合作迈出主动布局新步伐。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6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有关国家建立十大创新对话机制,与非洲、东盟、拉美等建立七大科技伙伴计划。主动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3500余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同5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科研项目。主动在金砖国家、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等机制中发起科技创新议题。

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科技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科研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重点研发计划79个专项全面展开,“科技冬奥”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落地应用,疫苗、药物等疫情防控攻关成果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启动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发挥科技创新稳经济作用,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会同人民银行设立4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支持成渝、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建2家国家自创区、8家国家高新区、5家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25个创新型城市。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端人才项目,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研发计划设立400余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强化外国专家工作,优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制度。推进科普工作,建立40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机制。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印发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意见,制定科技伦理审查办法。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32项合作成果支撑国家元首外交等重大活动,举办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积极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扩大和推动中美、中欧、中国-东盟等科技合作。

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将抓好10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二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四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超前部署。六是落实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七是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生态。八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用好市场优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九是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十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开放生态。(记者 孙自法)

(责编:何淼、李依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