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中小学>>北京市中小学>>学习宣传二十大 首都教育在行动

非凡十年·数说首都教育

教育支援合作 书写首善答卷

2022年11月14日15:16 | 来源:现代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非凡十年·数说首都教育丨教育支援合作 书写首善答卷

在新疆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课堂上,援疆教师正在为当地学生解答问题。

关键词:教育协同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中,发挥首都优势,践行首善标准,用心用情用力,彰显了首都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

数说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40余个地区100多个县旗市区开展教育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级统筹向西藏拉萨、新疆和田、青海玉树、河北雄安累计选派1年期以上支教教师838人,各区教委选派赴结对帮扶地区长期、短期支教教师累计1583人次。

2021年,全市选派45名援藏援青教师、162名短期支教教师,组织2341名专家教师赴各受援地送教讲学,新增结对帮扶学校153所;安排1877名受援地干部教师来京跟岗研修,累计线上线下培训14000余人。

教育援助 打造“带不走的队伍”

“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贫战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河北等地开展教育扶贫支援,积极构建市级统筹、多方联动、高校参与、社会帮扶、网络助推的教育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格局,探索创新“请进来﹢走出去﹢互联网﹢建基地”的北京教育援助模式。聚焦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打好“组团式”支教、“融入式”跟岗、“精准式”送教、“手拉手”合作等一系列教育援助“组合拳”,不断提升受援地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生态,用教育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经验”。

据悉,每年北京市都有300多名干部教师奋战在雪域高原、戈壁大漠,他们既是“种子”和“酵母”,助力受援地打造“带不走的师资队伍”和示范性学校,也是“桥梁”和“纽带”,在加强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北京市率先在教育援藏中开创“组团式”支教先河,自此,“组团式”援助模式迅速在全国推广。如今,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市北京中学已成为西藏的标杆校,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和田市北京海淀幼儿园更成为当地家长的首选,北京援助雄安新区4所学校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与此同时,在不断提供人才支援的基础上,北京市持续加强师资培训。通过来京集中培训或跟岗研修、赴受援地示范讲学、线上培训等形式,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受援地培养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20余万人次。

为了让受援地干部教师亲身体验北京优质学校的先进理念、管理模式和高效作风,北京市教委创新培训模式,引入“嵌入式”“实战化”培训理念,组织受援地区干部教师走进北京优质学校,按原岗位实时跟岗、实地研修,身临其境开展角色体验。北京相关学校敞开大门拥抱八方来客,管理干部参加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一线教师走进课堂观摩教学,双方干部教师广泛交流、深入教研。广大受援地干部教师带着希望来,满载收获回,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实际操练和实践经验。

图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

千年大计 协同发展结硕果

“魔法菜园”“十步芳草”……位于河北雄县的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各班学生在“雄安农场”耕种。几年前,这里是私人菜园,如今却成了师生的“开心农场”。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2018年雄安新区实施教育三年提升行动,北京对雄安进行教育支援,当年3月北京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在雄县二小挂牌,两地一体化管理。时任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执行校长的张文峰带领中关村三小的骨干教师共12人,在雄安新区建立起全新的课程、教师队伍工作机制,与雄安校区的老师一起工作,共同成长。

北京对河北的帮扶是在两个国家战略结合点上实施的,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二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教育将两地的百姓在更深的层面上融合在了一起。

四年来,北京积极参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4所援助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3所“交钥匙”学校建设进展顺利。同时,支持部分中央和北京高校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目前,已确定的首批4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林业大学,并于近日陆续公布总体规划方案,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蓝图初具雏形。

路不远,所以更需要多一些心意与考量;情长在,更要把事落在实处,把需求放在心上。2016年9月,北京市关工委发起并组织“老校长下乡”送教活动。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动员32名老校长参与,组织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100多名大学生担任老校长助理,深入河北阜平、承德等贫困地区提供精准支教服务。参与送教的老校长谈起这段经历不禁哽咽,他们发出这样的心声:“过去,老区人民为国家站起来作出巨大奉献;现在,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强起来。”

为推动京津冀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市的每个区几乎都和河北省的县市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特别是在保定市构建了“1125”京冀教育扶贫新模式,完善市级统筹、县区对接、人才互派的长效机制,重点提高贫困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实施五项教育扶贫工程,补齐保定贫困县“教育短板”。

职业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见效最快的方式。北京在河北开展“职教协作拔穷根”工程,依托阜平县职教中心,成立了“保定贫困地区职教协作区”,组织北汽、一汽、上汽等国内8家知名汽车企业成立了“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实现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扶贫目标,也让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显著提高。

“互联网﹢教育” 助力精准帮扶

为了探寻更加精准、高效的援助方式,北京从2011年开始在教育扶贫支援中尝试运用“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新技术新手段,专门建设北京教育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网,向受援地推送优质课程资源授权账号,组织优质资源远程互动教学,开展骨干教师同步课堂、网络教研。2019年又启动实施了“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实现跨区域的远程在线资源互联共享、教师互助教研、师生互动交流。

十年间,北京市教育“云帮扶”走过了一条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到双向、从教学到教研,功能不断完善、受众不断扩大、覆盖区域不断拓展的探索实践之路。特别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4个月内实施项目十多个,培训受援地干部教师4000余人。去年3月,“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新疆和田地区幼儿园园长云跟岗培训”项目圆满结束。这样高效低耗、多方联动、精准实效的“反转式云跟岗”培训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了首都教育专家“一对一”地“云指导”,也让参训的和田地区65名幼儿园园长实现了“一对一”地“云跟岗”。

据北京市教委支援合作处介绍,未来,将拓展教育“云帮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云跟岗”的培训模式,总结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在新疆和田地区及其他对口支援与协作地区的中小学师资培训中提供应用示范。

(责编:郝孟佳、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