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媒体观点

长安街时评

世界非遗再添中国元素

2016年12月05日18:47 | 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
小字号
原标题:《长安街》时评:世界非遗再添中国元素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至今已持续使用2000多年。古人以黄河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将太阳的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个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和日常生活,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张彬表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表明世界对中国这个独特的历法的认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它把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人和自然的和谐,用24个特别简练、优美的词语串联起来,内涵非常丰富,且能精确到几分几秒,在对时间的认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密切相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副总编辑王健表示,“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节令气候的变化,根据节气中的物候、天象的表示来安排农活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准则。

  张彬认为,“二十四节气”发展到现在,它背后的丰富内涵已经不仅仅是过去农事活动那么狭窄的认知了,更多地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清明祭祖、踏青等依旧延续了过去的习俗。

  从2001年,我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入选第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古琴艺术、蒙古长调、中国剪纸、京剧、中医针灸以及皮影戏等三十多个项目都陆续入选“非遗”,中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最多的国家。

  张彬认为,申遗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和精神的传承,需要更好地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更多的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入选“非遗”,比如甘肃的花儿,像内蒙的呼麦,西藏的格萨尔王等,这成为促进国家民族融合、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一环。所以未来应该更加重视申遗,这样才能把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王健表示,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可申遗的文化很多,比如中秋节、春节等,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节日,但在申遗的过程中,应当一步一步来,按照重要性的原则去申遗。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彬说要坚持四步走的策略——发现、抢救、传承、发展。首先要盘点整个的中华民族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区域,传承人有多少,判断未来有没有延续的可能;然后就是相应的抢救,而抢救遗产更多的要依靠地方政府的重视,需要财政、人力的倾斜和精准地投入;最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要跟现代社会紧密结合,比如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等。

  王健也认为,当代“非遗”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富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张甜歌)

(责编:林露、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