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7年国考题变难了? 孔子老子“亮相”申论试题

2016年11月29日16:02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林露)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11月27日举行,本次国考有148.6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较去年增加9.17万人,最热岗位的竞争甚至达到“万里挑一”,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本次国考试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难度如何?

孔子老子进入申论试题

在国考笔试申论和行测试题中,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中公教育行测研究院院长李琳说,此次行测副省试题中言语理解出现了文章阅读,会给考生产生一定的冲击;市地试题中逻辑判断中首次出现一题多问的形式,考点主要涉及朴素逻辑和复言命题。中公教育申论研究院院长张红军认为,申论试题方面,一是副省与市地试题的主题再次回归一致,副省、市地试题均以“城市水系”为话题;二是孔子老子成为申论试题关注重点,凸显哲学智慧,体现出国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行测难度略有提升 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上

李琳介绍说,本次行测题量与去年整体保持一致,副省135题,市地130题,市地还是比副省少5道数学运算题。难度略有提升,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上,侧重于分析,题目有陷阱。考点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图形组合叠加、位置变化回归,古典型比重有所上升。资料分析副省、市地考查的题目完全相同,出现了两道选项为图形的题目。

张红军介绍说,副省和市地申论试题的话题回归一致,围绕“城市水系”话题,聚焦“以水为师”、“向水学习”。材料内容信息量大,且覆盖面广。题量延续以往五题模式,副省为“概括+贯彻+分析+贯彻+作文”五道题目,市地为“概括+分析+贯彻+贯彻+作文”五道题目。材料阅读难度加大,副省阅读难度加大,融入大量古文。此次副省级材料中,以古诗开头,中间材料由“说文解字”引入,介绍水的哲学。结尾部分,更是大篇幅引用众多古文,涉及“易经”,“老子”“孔子”等众多大家言论,在阅读难度上有所加大。虽然难度有所加大,但是考生若能仔细阅读,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就可以准确选取材料要点。材料和命题设计思路跨度不大,焦点突出,主题把握较以往更为容易。客观小题大多限定材料范围,大大缩小了阅读范围,有利于提高考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哪些题目能区分出高分段考生和低分段考生

李琳认为,首先,数量是一个能够有效区分分数的题型,今年有两道几何题相对比较难。其次,言语的两篇文章,对于不适应的考生或者复习不充分的考生来讲,可能也会出现得分差异比较大的情况。资料分析中,有一道平均比重与倍数结合的题目相对较难,应该可以拉开分数。

张红军认为,此次申论试题,高分段和低分段的区分主要是在作文和贯彻及分析题目上。作文方面,快速拉开分数差距的主要在于作文立意等方面的写作能力。例如,副省试题为命题作文,题目虽然已经限定“以水为师”为题目,但是从哪个角度展开论述是重点,也是区分高分段和低分段考生的关键。地市作文为自主命题作文,因此立意及标题的精准是重中之重。在客观题上,贯彻执行题目是重点,有些考生会因为对贯彻执行的根本作答方法理解不透彻,面对新颖的问法,不能给出清晰的作答思路,影响此类题目得分。除此之外,副省试题的第三题综合分析题,考查对一句话的理解,通过对水的意象理解,体会儒之柔。考生可能会因阅读理解能力不同而出现较大分差。

笔试后考生需重点关注哪些事项

张红军表示,笔试只是一场考试,并不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考生需要估分,做到心中有数,早作打算。为了增加面试的胜算,考生应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过程,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复习,争取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责编:林露、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