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初中老师:小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刘成章
2016年11月08日08:05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小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笔者长期任教初中,几年接手一轮小学毕业生,对孩子的阅读情况有一些认识,管中窥豹,仅供参考。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阅读,很多家长引导孩子读了一些书,整体上看孩子们在阅读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性别特点,比如女生可能更喜欢曹文轩、杨红缨的系列著作;男生则比较喜欢一些科普知识类书籍和杂志。

  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小学生阅读比较好的一方面,而让我们担心的是孩子们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成长的最肥沃的土壤,但就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抄字词、抄课文还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这让学生很反感。不仅没有了阅读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没有培养起好的阅读习惯、获得阅读的技能,只靠家长和课外辅导机构还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学生阅读内容比较碎片化,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比较缺少。很多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比较多的了解,能说出很多,但缺乏对一个历史人物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很多同学也能说出很多科技名词,但缺少对一个科技领域深入、细致、多角度的了解。

  第三,在阅读内容上,知识科普类居多,情感体验、熏陶为主的文学阅读缺失。这个问题可能更多存在男孩身上,也许是因为男孩情感心理成熟相对晚一些。如果是这样,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更关注文学阅读在男孩成长中的作用。

  第四,以思想思辨为主的哲学阅读更少。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太缺少这方面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造成的。我们曾推荐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阅读《儿童哲学智慧书》,孩子们非常喜欢。还有蔡志忠先生的一套漫画系列也非常棒,我们也希望出版界更多地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好书。

  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堪忧的背景下,一些课外辅导机构开始涉足阅读教学。笔者听过一些辅导机构的录播课,完全变成了书籍的知识点梳理,理性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什么名著中的人物关系图、人物品格思想分析,吞没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教学形式上来说,课外辅导机构的讲读代替了学生阅读,是件饮鸩止渴的事情,学生似乎读了很多书,其实都是听来的,不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积累。但也有一些课外辅导机构做的一些阅读课程非常不错,如某个机构的“超级阅读计划”,视野非常国际化,引导学生不光要读书,更要去实地考察采访,阅读的书目还有经济学、管理学,还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意能力”的训练,这跟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读书实践收获”的价值取向非常吻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责编:林露、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