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文化应尊重生命本性

2016年10月19日11:1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小字号
原标题:教育文化应尊重生命本性

  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前不久,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教育文化创新研讨会暨《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新书座谈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对教育的现实困顿转向对文化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正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也在夹杂着肯定、争议、质疑的舆论环境中前行。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很多学生依然生活在学业压力的苦恼之中。”从教师、园长、校长、区域教育领导等实践一线一路走过来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结合自己的亲历和体验,提出要从文化上反思我国的教育改革,要基于理想的改革目标、基于对生命本性的尊重,建构理想的教育文化。

  王世元于日前推出的《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一书中特别写道:“我们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研究教育改革就要反思教育文化。”而理想的教育文化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生命本性的研究和尊重的基础上,他谈及,“没有尊重意识的人类生命个体或群体,对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都是一种灾难。”作者王世元自己不曾想到,相关思考和命题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关注。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利于人类生命本质的要求?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教育文化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深层次的教育改革确需关注教育文化的建构,对教育的现实困顿转向对文化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是一个颇有现实价值的命题。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赶来,他对王世元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考教育问题表示肯定。“教育犹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如果不研究文化,就只会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而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身也是相对独立的文化体。”顾明远认为,教育受文化的影响很大,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实质上是一些文化问题的反映。我们当前反思教育,就是要反思功利化教育文化的危害,真正做到尊重人性,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学习的人。

  “整个教育学术界从文化学的视角来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审视还不是很多,而又是必需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认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家长的心目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并影响到孩子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确实需要从文化层面反思。“目前,中国孩子非常害怕失败。其实,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他们害怕的是失败之后的同学嘲笑、老师责怪及父母冷落。孩子只能看到比较的结果,而看不到真实的自己。中国社会对失败很不宽容,这是中国社会文化乃至我们教育文化的一大欠缺。”石中英指出,今天中国教育上的问题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但是文化上的原因不可忽视。所以,对这样的教育文化进行深入批判和建构性的思考是当下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同为教育行政管理者,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博士认为,教育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是潜在的。如果人们仅从课程改革、方法改革、工具改革、管理改革做起,而不改变人们对教育既有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及价值追求,改革只能是工匠式的,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姜继为认为,今天教育的问题很多是文化的问题和人性的问题。教育的发展,不论是解决教学问题还是学校的品牌建设问题,都需要从文化、人性方面去探讨。

(责编:李依环(实习生)、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