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情商”难补 “心药”应寻(观潮亭)

黄文君
2016年10月01日08: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情商”难补 “心药”应寻(观潮亭)

  近日,一位家长斥资两万为孩子报名“情商培训班”的新闻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哂笑者有之,摇头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在笔者看来,高价“补情商”不仅反映了不求诸己,反求诸人的行为惯性,而且折射出一些家长对信息社会条件下少年儿童心理问题认识的局限。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之一,但在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互动方式已发生了深刻改变。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题为《保持联系,却依旧孤单》的演讲中表示:“人们希望呆在一起,但是同时‘在别处’……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我们现在却往往希望用技术途径来将其简化,这是自欺欺人,逃离真实的交谈,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所有人的希望都是能够躲开他人。”由此观之,上文提到的这位“补情商”的孩子可能在家长看起来是孤僻、怪异、拧巴的,但他很有可能是社交网络或者游戏平台上的活跃份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解决自己社会焦虑的方法,内向者也不一定比外向者“情商”低,而只是交往动机形成的机制不同,把“不喜欢和他人聊天”简单地归因到“情商低”,难免有过于武断和片面之嫌。

  一些家长缺乏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基本知识,以成年人的标准苛责孩子,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出现某种“障碍”,首先想到的不是从自己和家庭方面找原因,而是像承包工程或者项目一样,把孩子的问题“外包”给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实际上,他们更应该问自己的是:原本天真单纯的小天使,为何变成一个行为失范,学业荒废的“混世魔王”?

  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人们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感情、事业、生计压力之时,往往会生出无所适从的迷茫之感,甚至身陷“无物之阵”的抑郁之中。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别说不谙世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笔者从近些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大部分学业失败,难以通过标准化考试的孩子,遭遇的往往不是智力问题,不是情商问题,而是现实的心理问题。其外在表现往往为学习动力匮乏,与同龄人难以相处,好逸恶劳等。

  由于深受某些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家长甚至倾向于把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当作一种难言之隐,甚至耻辱,有的刻意回避,有的厉声怒斥,有的则将其归结为“情商”不足,期待花钱“外包”出去,通过“进补”奏效。

  情商班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家长继续掩盖矛盾的表现,他们把本应认真对待的心理问题,弱化为轻描淡写的“情商”问题,诊错了“病”,当然也吃错了“药”。

  (作者为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知名教师)

(责编:赵英梓、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