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靠虚假宣传招生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6年09月21日08:1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民办教育及培训机构的生存之道和活力之源,肯定不在于挖空心思地去打虚假宣传的“擦边球”,而必须靠一以贯之地“苦练内功,以质取胜”,才能真正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足。

承诺发放重庆某高校的大专文凭,但在招生后却“变脸”,被入学新生发现仅是网络教育大专文凭。该民办职业学校是重庆中天IT学院(即重庆市中天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入校新生表示,其在招生宣传及广告中大打“擦边球”,误导学生到该校就读。有高考落榜生称,自己交了近万元学费入读该校,没想到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工人日报》9月18日)

虽是一家非学历教育的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但它一则位于重庆某知名高校的校区内,再则又刻意宣称发放“大专文凭”,于是就鱼目混珠地展示出了一副“正宗院校”的光鲜模样。但“纸是包不住火的”,高额学费一交,新生陆续进校,很快便有了受骗上当的感觉。

有些所谓的“民办职校”严格来说只能称其为培训机构,近年来,由于各地正规院校也在不断扩招,生源危机早已浮上台面。由此,这些培训机构在招生宣传中,有意无意地“拉大旗作虎皮”,尽量多地把学生“招”进来,便成了其维持生存的不二法门。

一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逐渐面临生存困境也非始于今日,而像重庆爆出的这种现象,则不过是在生源争夺中前路越走越窄,只得无视规则地“饮鸩止渴”罢了。前几年,随着就业难的加剧,不少地方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刺激眼球、吸引生源,也曾纷纷抛出过“参加岗前培训班,就能保证安排去某某银行工作”“只要参加学校培训3个月,就能安排去某某国企上班,并缴纳五险一金”等诱饵。现如今,这一类型的虚假宣传没了作用,于是就有了把网络教育文凭吹嘘成学历教育文凭这种升级版的“障眼法”。

从某种角度来看,民办教育机构确实更能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楚。通常情况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靠股东自掏腰包,二靠银行贷款,三靠学费收入。在股东自有资金投入不足、银行贷款有限的情况下,学费收入成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生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办学”能否继续维持下去。所以,现在这类“院校”在招生宣传中的水分越来越多,乃至连文凭性质也敢鱼目混珠,说到底就是被日益稀缺的生源给“逼”的——当然,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成为其虚假宣传、肆意骗人的堂皇理由。

民办教育需要大力促进,但弄虚作假显然没有发展前途。而且,倘若任凭“劣币驱逐良币”,还可能愈加严重地扰乱竞争秩序,将参与竞争者慢慢引向歧途。因此,廓清盲区、强化监管,必须让某些涉嫌虚假宣传的民办职校和培训机构尝到苦头,直至取消那些恣意妄为者的办学资格。针对一些民办培训机构无办学许可仍滥竽充数,重庆曾经清理出以教育咨询等名义办理工商登记、实际从事教育培训的无资质机构数百家,责令其或整改或关闭。但目前来看,这项工作显然任重道远。

一是一,二是二,民办教育及培训机构的生存之道和活力之源,肯定不在于挖空心思地去打虚假宣传的“擦边球”,而必须靠一以贯之地“苦练内功,以质取胜”,才能脱颖而出,真正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足。否则,哪怕有再多的“办学妙计”,施展再多的忽悠手段,到头来也不过是加速自身衰败,甚至彻底被市场淘汰的昏招。(司马童)

(责编:洪芳芳(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