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低年级不开英语课何必惊诧
开学没几天,就有南京家长反映,孩子所在的学校一年级没有开英语课。当地教育部门回复,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不作要求,三年级正式上课。不过,家长们还是“很着急”。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现在的家长进步不少:新学期开始,家长拿到新书后,懂得对照一下课程表,研究孩子的课程设置,这是家校共建的必要。但另一方面,家长发现周边的小学都有英语课,而课程表“没有英语课”后炸开了锅——“感觉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这种人云亦云也让人意识到,家庭教育走向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
在笔者看来,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比较专业,体现在两点:一是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熟练掌握孩子的教育规律;二是意识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从第一点来说,英语课从三年级开设,一二年级不作要求,是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既然是国家层面的规定,就有着科学性。有调研结果显示,约80%的家长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英语不会影响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一数据同样证明了该政策的出台有根有据。
具体到第二点,一些父母之所以“很着急”,很大程度是一种盲从心态,觉得其他学校有英语课,自己孩子的学校也该有英语课。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每所学校是不同的,每所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有区别的。百花齐放的校本课程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多元发展,也给予家长们更多的选择。从实践来说,这是教育的一个巨大进步。
当厘清了以上两个先决因素,就比较容易对新闻事件做出较为专业的判断:家长的急切心理固然可以理解,只是在小学一二年级不开设英语课的做法同样需要被理解,毕竟国家课程计划本就没有硬性要求,且学校师资有限,又怎能强求学校增设英语课?
小学一二年级“无英语课”,竟然引发家长的广泛争议,道出了教育减负难的症结。多年来,我们一直呼吁给教育、孩子减压,让教育回归理性,却难有实质进展。抛开制度制造的不公平,家长普遍存在的认识错位,也是重要原因。
每个家长都有责任修正错误的教育观,也有必要以更专业的视角来审视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的现象。一者,尊重坚持校本课程的学校。实际上,与动辄迎合家长以吸引生源的学校不同,这样的学校更值得尊重。比如,这所学校虽没有设置英语课,却安排了生命安全课取而代之,通过这一课程教会学生自求、自护,生命安全、抗震减灾等,让他们远离灾害。从现实来看,生命安全教育不是更加弥足珍贵吗?二者,不认可学校的校本课程,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转学,而不是通过舆论压力来施压学校,迫使其调整教学规划。(刘义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