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哪些学生气最应该被滤去

王昱
2016年08月30日07:3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哪些学生气最应该被滤去

  有些时候,你的学生气浓,很可能是因为被老师、家长保护得太好了——无限供应的温情、不设前提的体谅、没有理由的包容。

  朋友刚结束了三个月的实习,据说痛苦不堪。领导很不情愿地在实习证明上签了字,并追赠一句“你啊,学生气太重”。当一个学生过于世故、圆滑,人们以“太没学生气”斥之;而当一个学生表现得过于单纯、理想、脆弱,人们又以“学生气太浓”斥之。争论学生气到底好不好就跟辩论赛一样。所以,我觉得探讨“哪些学生气应该被滤去”更实际些。

  应试教育让人欲罢不能的一点是:知识红利很容易快速折现。如果你下了功夫、方法正确,卷面与排行榜很快会有所反映。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实习生往往不愿意从事回报周期长、收益遥远的工作,眼睛只盯着一臂之内的事,稍下了点功夫就盼望上司认可。

  很多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没怎么听,复习材料没怎么看,成绩居然也不错,甚至比那些“死读书的”还高了一大截。考分滋养起一种幻觉——不复习没什么大后果,努力了也没什么真优势。由此推演,不用心也没什么大后果,用心了也只拿死工资。但是,职场的考题数量与维度,岂是一纸可比。

  学生气还表现为情绪主导行为。比较惯常的逻辑有:我跟女朋友吵架了,心情不好,所以不去上课了;那个老师不合乎我的口味,所以别指望我学好;冬天太冷了,所以我睡个懒觉。听命于情绪,的确让人更舒服。在学生时代,公然暴露这些可能没什么后果,把习惯带入职场就表现成这样:熬夜太累了,所以不想加班;领导太烦了,稀释了我的工作热情。

  学生涉世不深本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校园生活是一个人打量社会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如果你的目光不能抵达更远处,因果关联只能在三五个人的际遇中建立,那你看待人与事物的方式将始终难脱稚气。

  由此可见,职场中“学生气太浓”是一种委婉的批评,喻指职业素养不足。不过,如果仅把学生气归因于侥幸未被及时惩罚、功利未被及时纠偏,其实也不够客观。有些时候,你的学生气浓,很可能是因为被老师、家长保护得太好了——无限供应的温情、不设前提的体谅、没有理由的包容。当你踏进社会,庇护土崩瓦解,学生气暴露无遗。

  我觉得,倘若有前辈以“学生气太浓”评价你,其实不必太过抗拒。他本可以拿训斥的刀子直接戳向你的理想化、情绪化、功利侥幸、视域狭窄,但体谅你刚入社会,并非真要苛责与计较,替你找了一个台阶下,愿意再宽限一些时日,容你调整。

  学生气尽管包含着那么多坏习气,却也是保护你的最后一道屏障。若你还擦不去那一身毛病,就再也无法回避那凌厉的质问、失望甚至嫌弃了。

(责编:魏艳、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