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青春跟党走”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集体采访活动
文军长征遐思长
1937年,江浙各地相继沦陷,国难当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审时度势,率领师生举校西迁。漫漫长路,披星戴月,在敌机的轰鸣嘶吼下,浙大师生途经浙、赣、湘、粤、桂、黔等六省,历时两年多,共计2600多公里,最终定址遵义和湄潭,并坚持办学七年之久。由于这一路线与红军长征上段路线基本吻合,故被前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同志赞为“文军长征”。
人们都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那文军长征便是为祖国保存火种,事实上,这支队伍并不只是西迁避难,他们更是长征路上的播种机,一路上不断播撒智慧的种子。在暂住泰和期间,这支队伍发挥自己的强项,修堤、垦荒、办校,为当地百姓造福。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切为了人民,而不是自顾自地堆砌象牙塔。
浙大自求是书院以来,秉持“求是”精神,1936年秋,竺可桢在就任校长后第一批新生入学典礼上,向学子发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干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在大学进修,并不该渴望成为盖茨或者是奥巴马,然而现实情况恰恰是这样,同学间讨论的不再是探求科学的真谛,而是哪个专业将来赚钱多,这必然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当然也和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我认为,应该推崇或者说赞赏古代的士大夫精神。他宽宏大量,不失气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求索的。
当然这一点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去甚远,他认为,人一定是首先满足生理、安全、情感等基础需求后才有能力追求自我实现。这很符合当代人的心理,但社会现状更是孕育这种心理的温室。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的商业发展、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使得行业和公司能够通过足够的薪水、福利和职业发展空间来吸引顶尖大学精英毕业生。
遥想浙大西迁时,五十余位院士从遵义、湄潭这样的小地方走出来。国难当头,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虽在陋巷,仍然不忘初心。想想不觉自惭形秽,如今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当时,却鲜有国际上研究领域的翘楚。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如今必然不能按照士大夫的标准来培养人,但我们可以因材施教。绝对不能让未来的盖茨和奥巴马迷失在枯燥的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不同人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使其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更不是盲目从众。这便是教育的目的,努力帮助、引导学生实现其价值,造福人类。
文军长征,更像是对大学教育的深刻思考,竺可桢先生拼命想守护的,正是这颗含苞待放的花蕾,如今她应该开得更加灿烂,不论是麦穗还是曼陀罗,一样可以开得尽兴。(中国地质大学 师孟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