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青春跟党走”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集体采访活动
谈到“长征”我们聊些什么?
拿到这个命题作文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紧张的,不知从何写起。于是变换一种思路,谈到“长征”我会想些什么?乌江、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中央苏区、遵义会议、两万五千里、第五次“反围剿”、陕甘宁胜利会师……这是一个经过高中历史训练的程序式答案,充满了得分点、关键词,但无法唤起对于这个关乎民族兴亡的重要事件的更多情感。“长征”对我来说有些遥远也有点抽象。
我是否能从其他人哪里得到不同答案呢?“说起‘长征’你会想到什么?”,“红军,大逃亡?”;“具体一点。”,“长征精神?”;“还有呢?”,“……”。一名国防生、准军人如此回答。“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抹不去的一段记忆,这两个字背后的故事曾经让一代人振奋不已。现在,对于我们,它更像是一个符号,两个字。
八十年前近十万人长途跋涉万余里,经历了枪林弹雨,忍住了酷暑严寒,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力量。活下来的红军战士们和他们的子孙成了未来的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影响了历史的走势、国家的发展,甚至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八十年后,“洪荒之力”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王宝强离婚”的新闻被传了又传,有多少人记得牺牲的那些人。去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新闻学子最大的意义在于了解中国新闻直播20年依然没有长进,还有谁关心这胜利来之不易。历史对于深陷于今天、忽视过去、不关心未来的我们来说,真的两个字足矣?
就像在“九一八”防空警报不再令人驻足,提起“双十二”第一反应是购物节,比起“五一二”“五二〇”更受关注。如果历史浓缩成符号,那些发生在我们周围更有趣、更鲜活的记忆将占据我们的思想。
还好,总有些人立足今天,不忘回望过去。我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同学加入了“口述历史”项目,攻读中国近代史的他想去填补史书所没有记载的那部分。来自海南的室友在“五一”回到家乡拜访归侨和南洋侨胞的家人,用镜头记录了“南侨机工”这群被历史遗忘的人。因为他(她)的记录,我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请允许我这么说,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述)。他(她)一个人的文字和影像如果能传达给100个人,那么这100个人便有了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忆。而我们36个人能把“长征”的故事讲给3600个人听,“长征”对于这3600人便不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段有血有肉的民族记忆。如果这其中的每一个人又能将这段记忆传递下去,那么……
回家收拾旧物时,母亲和我聊起我们家的历史:身为党员的姥爷响应支援西部的号召,来内蒙建设包钢才遇见姥姥;姥姥家在河北,毛主席在她们村子中停留时遭到了敌人的轰炸,她说人们都躲在桌子底下,能听见飞机轰轰地从头顶飞过,然后远处就是一声巨响。从未听老人说起这些故事的我突然多了一份自豪感和归属感:原来我是这样来的,原来我的姥姥姥爷是这样的人,原来我家有这样的故事。家人传递下来的记忆成了一家的家族史,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便成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因为我们认同同样的记忆,我们便有了同样的根。
我们今天写就的新闻将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我们书写记录的昨天的记忆将会成为民族永远的共同记忆。也许我们的文字和图像无法达成如此宏大的目标,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谁知道我们今天的一小步不会成为人类的一大步。
此行归来,当谈到“长征”,我们应该可以聊得更多。(中国人民大学 吕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