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学社团里的“组织化生存”

袁满芳 陈曼姣 李昌禹
2016年07月26日07: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学社团里的“组织化生存”(青春派·我的大学④)

招新大道上人群熙攘,吆喝声此起彼伏,百余社团各显神通……初入大学,几乎每位新生都会遭遇一次“百团大战”的洗礼。传单飞扬,展板炫目,活动丰富,这些活力满满的社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丰富多彩的大学社团,不仅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也让不少年轻人经历了难得的“组织化生存”。他们在这里丰富自我,完善自身,让大学生活更加绚丽多姿。本期,我们一起来关注大学里的“社团人”。

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

如果你是一个起床困难户,“起床协会”会规定起床、早餐和打卡时间,利用微信通报起床情况,对于起床失败者进行“惨无人道的打击”。如果你是资深福尔摩斯推理迷,“推理协会”会发布推理谜题、拍摄悬疑短片,让你在跌宕起伏的案件中锻炼观察和推理能力。如果你是摄影发烧友,“摄影协会”会组织外出采风、拍摄主题大片,让你从菜鸟摇身一变成摄影高手……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在这里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朝着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大学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浙江大学,响亮地宣读社团口号,签署一份《环保公约》,就完成了加入绿之源协会的简单仪式。“尽量使用双面打印”“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拒绝吃外卖”……《公约》列举了近20条和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规定。“规定虽然繁琐细微,却切实可行。我们要在校园内引领绿色生活理念,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绿之源成员刘畅将《公约》张贴在宿舍公告栏以便室友间互相提醒,每晚睡前都会逐条地“省吾身”,就连去教学楼上课、去食堂吃饭都会下意识地不坐电梯,“希望我们的行动不断影响身边人,让环保理念在校园中一圈圈扩散!”

而另外一群同样亲近自然的青年,此时正在海拔6621米的格拉丹东雪山之巅,发出宣言:“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天空一样坚强。”

这群年轻人所属的“组织”,是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协会——一个主要从事高山探险、公益科考等活动的体育类社团。12年来,已有180余人攀登了18座高海拔雪山。每年3月全校招新,经过4个月的训练选拔后,成立登山队和科考队,在暑期展开活动。

“山下多流汗,山上不流泪”,“自游人”有一套自己的完整训练体系,每天晚上9点,集训队员都要绕着人大操场跑足30圈,齐声高喊协会口号:“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课外,他们还组织攀登低山、野外露营、攀岩以及周边沙漠穿越、环湖骑行等活动,以保证队员的登山体能。

7月10日,“自游人”登山队18个同学出发前往格拉丹东雪山。从二十几个小时硬座到十几个小时的小巴,从格尔木到雁石坪,从格拉丹东到玉珠北坡……一位队员在队记里写道:“我们的人生体验正在不断被刷新,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相比于我们心中的信念,吃苦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我们还有患难与共的队友!”

在可可西里,倡导每人“带走一公斤”垃圾

7月11日夜幕时分,在北京通往格尔木的火车上,自游人协会科考队正为队员乐原过20岁生日。队员们特意在为他准备的蛋糕上写下“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八个字。

两天后,15名队员抵达可可西里,在海拔4600多米的自然保护区展开公益科考活动。除了带来大量的公益众筹物资,调研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生活现状,公益科考队还在保护站附近展开“带走一公斤”活动。

“唯一的109国道旁都是游客随地乱扔的垃圾,我们每走20米,手上拎的超大垃圾袋就填满了”,队员陈冰洁说,“平时看似简单的蹲起动作,在这里变得异常艰难。”队员们不仅协助工作人员巡山拾荒,在保护站周围清理垃圾,还要进行分类和装袋,并在国道旁悬挂横幅,既宣传环保理念,也请途经司机把一公斤的垃圾带出可可西里。

从2006年起,自游人在西部地区累计捐赠 100多万元的众筹物资,调研内容涉及边疆戍边士兵生活情况、堆龙德庆县国际SOS儿童村的孤儿救助模式、牧民定居背景下的教育需求等。十年公益路,成员们传承有序,携手同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材料已送达联合国,我们希望能够为保护这片千湖之地贡献自己的力量。”队长孔麒策说。

安吉县大溪村是浙江的“省级美丽乡村”,近年来旅游业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污水排放问题日益严峻。“村民们对村中河道的水质非常担心,觉得大量污水排放会影响村里的饮用水情况。”刘畅所在的绿之源小分队走访得知后,扛起一堆检测仪器,走上田间地头。

队员们各司其职,环境专业学生主攻水质监测,学医的负责给村民体检,学农的考察土质和植被,工科学生捣鼓排放系统的管道铺设,公管专业的学生走访当地政府……终于,成员们找到问题关键:原来村里污水处理依靠的是一套微动力污水系统,但由于处理效率低,根本无力负担日渐增高的污水排放量。

谈及成果,刘畅眉飞色舞:“我们立刻开展协助行动,仔细研究这套污水处理系统,提交了好几套初步解决方案以供政府参考,还咨询相关专家,成功为地方政府和学校实验室牵线搭桥。”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课堂,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良好的人生风采。”谈及这些大学生组织的公益社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给予充分肯定,“打破校园和社会的高墙壁垒,凭借个人‘单打独斗’必定困难重重,但依靠社团,明确分工,通力合作,能让大学与社会对接的过程倍道而进。”

为社会做“造血型”工作

“盛产香蕉的大吉沙岛已经成为全广州最后一个有人居住但还没有通桥的小岛。”三年前,一则新闻引起了中山大学创行社成员的注意。这个以“运用积极的商业力量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国际公益社团,敏锐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和空间。

社团成员们立即乘船赴岛,发现主要由于水价过高和交通不便,导致种植香蕉成本过高卖不出去。“当我们看到岛上大面积的蕉叶堆积,不仅影响香蕉的种植,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时,就意识到,困境也可能是机遇。”现任社长陈佩琳回忆说。

在创行社的倡议下,广州黄埔区政府不仅修建新码头,增加了公船往返班次,还大幅减低水价。但成员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力求更长远的发展,“与其做‘输血型’工作,为什么不做‘造血型’工作来真正推动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呢?”

于是,队员前往省农科所向菇类专家寻求帮助,在专家指导下,成功实验了一项新的生物技术——用香蕉叶等做原料种植食用菌。

3年里,前后30多名队员逐家逐户地联合了30多户村民,和政府反复商讨方案,共同打造出“锦绣珠沙”项目——通过组织村民利用蕉叶种菇技术,将废弃蕉叶作为食用菌培育原料,大规模种菇以增收。“未来我们将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争取将模式复制到周边小岛,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实现我们创业的梦想。”陈佩琳说。

今年5月,在创行世界杯中国站社会创新大赛上,中大创行团队凭借“锦绣珠沙”获得总冠军。答辩环节中,评委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加入创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瞬间社团里的每一个画面都闪过我的脑海,同学们甘苦与共,一起刷夜改稿,一起四处奔波争取资源,一起改进技术,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这就是最大的收获。”陈佩琳感慨。

在以技术创新为社会“造血”的路上,绿之源同样力争上游。他们的“空气洗手器”项目拥有4项专利,在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学生日竞赛单元中荣获唯一金奖。去年冬天,队员们数次改进设备,通过雾化原理将空气与水混合,利用洗手者自身的重力做功来压缩空气,获得高速气流,成功打造出一台能够运行操作的“空气洗手器”,实现“以高速气流代替水流,从而在洗手过程中节省90%的用水”。队长李启章现在已创办公司,他笑说:“虽然我们之前一直在社团活动里捣鼓,但现在正在与省环保协会合作,计划通过公益筹款,将装置批量免费捐赠给贫水地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教授表示,学生社团应该和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结合,和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对接,积极探索自身的创新发展道路。大学生们不仅要在第一课堂中学习,也要在第二课堂中锻炼,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成为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26日 19 版)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