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留学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最权威的留学信息>>独家报道>>留学生杂志

莫斯科之旅:红场内外透视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

2016年07月21日16:18 |
小字号

本文系人民网独家发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到莫斯科不会不游览红场。

十月革命后,中央级的庆祝重大革命节日的活动都在红场举行,因此有了特殊的含义;1924年列宁墓在场里建成,它更成了世界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

曾多次在图片和电影中见过红场,无数红旗迎风招展、队队红军昂首阔步前进、万千群众意气风发的景观,令我感到它无比宽广、壮丽。现在身临其中,才知道它的面积不很大,甚至不及我国某些县级市镇新建的广场;形状并不方正,地面的古砖也铺得不大平整,然而它的地位是不容否定的。

周围都是古老而著名的建筑物。森严庄重的克里姆林宫城墙、气势逼人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高耸入云的斯巴斯克塔楼、绚丽多彩的圣巴西勒教堂、恢弘华贵的古姆百货大楼等,将红场映衬得格外严肃。更何况,由于数十年来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牵动世界政治神经的重大活动,它的名字已被铭刻在史册上,因而它对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今,那曾号称“照亮全世界无产者前进”的红星依然在高塔尖上闪闪发亮,可是人世间已几度沧桑。躺在水晶棺里的列宁已沉默无言,当年曾在墓门上方的主席台亮相的大人物都已销声匿迹,但我们这群来自万里之外的游客却止不住心潮激荡。

红场外侧,有一座建于1967年的无名战士墓,埋葬着一位二战时期为保卫莫斯科而牺牲的无名战士的遗骨。墓主既然“无名”,大有可能仅是普通一兵而已,可是火焰长年跳动不息,鲜花天天不断,还有两位战士日夜站岗,纪念规格比许多前苏联领导人的坟墓高得多, 这种打破“官本位”的悼念方式令人感慨殊深。听说时有新婚夫妇在墓前举行婚礼,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的性质虽然改变了,但芸芸众生对为国捐躯的英雄依然满怀崇敬,广大俄罗斯青年依然满怀爱国热情。

克里姆林宫就在列宁墓后的高墙里。在彼得大帝之前,它一直是沙皇的宫殿, 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党政机关所在地, 因此被视为“世界革命的心脏”。这虽已成过去,但由于俄罗斯总统在宫内办公, 所以仍是世界注目的地方。

出人意料的是,宫内建筑物的布局并不严整,风格也大不一致,沙俄时代的、斯大林时代的和赫鲁晓夫时代的错杂相处,很不调和。总统办公楼是三层高的黄白色建筑,形颇厚重却貌不惊人,然而它是全俄最神秘也最有分量的楼宇,因此谁都想一睹其内貌,可惜不让靠近。81米高的伊凡大帝钟楼已有500多年历史,站在它的顶层,莫斯科全景历历在目,可惜不让攀登。能接触的只是几座建于沙俄时代的东正教教堂。

这几座教堂外表远不如红场边的圣巴西勒教堂华丽,但它们的洋葱形金顶极为夺目;圣母领报大教堂竟多达?. 个,堪称奇景。我们进入其中的两座,其内部空间宽敞得令人惊愕;装饰极为瑰丽,连“金碧辉煌”这个成语也未足以形容。拱顶和四周墙壁,表现宗教故事的壁画幅幅相连,其中不乏艺术佳作,对宗教研究和壁画研究很有价值。大天使教堂的“分量” 最重,里面放置着46座铜棺,棺下埋葬着从1340年至1700年的300多年间莫斯科大公和俄国沙皇的遗体。此举既便于保护、管理,又可节约大量金钱和土地,很是聪明。

置于旁侧的钟王和炮王却暴露了不聪明的一面。钟王铸造于18世纪中叶,高6.14米,厚0.7米,口径6.6米,重201吨,为世界之最,可惜铸成后没法子吊起来,还因失火浇水而裂掉一块,因此从未敲响过。

炮王是1586年为保卫克里姆林宫而特意铸造的,重40吨,炮口可以同时爬进三条汉子,炮轮有一人高,炮架的图案十分精美,是世界最巨型和最华丽的大炮, 可是从未发射过,其实也发射不了。

这两件宝贝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大而无用。它们的“准生证”必然是由最高统治者签发的,但从诞生那天起就哑然无声,成了浮夸思想的见证。

一首流传于中国留学生中的民谚: “莫斯科有四大怪,绿色草地雪覆盖,拉达小车跑得快,姑娘腿在裤子外,干活多是老太太。”虽属“戏说”,但反映出一些现实。

第一句说当地的景候,还表明绿化搞得相当好。这让我联想起前些时读过的几篇访俄散文。它们的作者都用了“风雪迷漫”“花草凋零”之类词语,表面上是描写自然景物,实际上是喻说国家状况。其实,俄国并不总是风雪迷漫,风雪过后花草照样生长;而且只要培育得法,会更加茂盛。

第二句的“拉达”是国产的普及型轿车。它的外形不够时髦但“马力”不小。莫斯科近900万人口却拥有轿车600多万辆,虽然多数是“拉达”,然而也反映出当地人的经济状况。

第三句展现莫斯科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地盛产金发琼肤、体形修长的美女,她们的衣着很“开放”,而且时可见到她们当众叼着香烟吞云吐雾。至于个中是否还别有内涵,那就不得而知。

最后一句涉及俄罗斯一个社会问题。此地男少女多,致使不少登徒子得其所哉,不少女子无泪而泣;很多形体已发生质变和量变的中年妇女都陷入婚姻危机,只好默默地干活度日。这种情况早已存在,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的著名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说的就是一位失婚女子“不相信眼泪”艰苦奋斗的故事。(杨光治)

来源:留学生杂志

(责编:安亚欣(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