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大学校长的最后一课

西北农大孙其信赠毕业生:大爱之心,自信之志

2016年06月29日17:52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孙其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今天,冒着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2016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如期欢聚在体育馆,隆重举行毕业典礼。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我从你们明亮的眼神中读懂了毕业的喜悦和幸福、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在此,首先我代表学校,也代表兴旺书记,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也向你们到场的和未到场的父母亲人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毕业之后,同学们将选择不同的道路,奔赴祖国和世界的各地。在5184名毕业生中,1903人选择攻读研究生,其中1438人进入“985”大学深造,其中600人留在我校学习,续写毕生的母校情缘。特别是,刚才我们表彰了一批扎根西部和边疆工作的同学。为了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发展,他们选择了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我们更要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踏上行程之际,我们不禁要追问,大学究竟教会了你们什么,带给了你们什么;在满满的行囊中,你们已经拥有了什么,还将要带走什么。我希望,你们还要带上两件东西:大爱之心与自信之志,作为对同学们的临别赠礼。

大学之大,不仅要有大师、大楼、大治,更要有大爱之心。今天,有一位同学不能亲临毕业典礼的现场,她就是葡萄酒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王功娜。王功娜2013年暑假在办理生源地贷款手续途中,因山路险峻,搭乘的摩托车不慎翻入山沟,导致脊骨严重损伤,腰部以下失去知觉。经过两年医治后,她提出复学申请,但是她的身体条件仍然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葡萄酒学院本着大爱之情,为她调整专业方向,组织开展网络教学和视频答辩。在老师们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帮助下,王功娜顺利完成本科学业,成为2016届毕业生的一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学子成为能够担当国家民族使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这就是大学的大爱。传承大爱的精神,弘扬大爱的文化,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大爱的力量,这是我们挚爱的这所大学的道德价值观。我也更希望,用这一份大爱之心,滋养你们的心灵,充实你们的精神,指引你们时刻做好正确的人生选择,照亮未来的前进道路。

做大事之人必有大爱,成大事之人必有大德。无论做人、做事,无论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都需要一份责任、一种担当、一份真情。我们不能只问社会给了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为社会贡献了什么。2016年3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最美基层干部”、我校2010届校友、西藏拉萨曲水县白堆村村支书德吉央宗。6年时间,德吉央宗带领乡亲们奔上了致富路,白堆村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家富、村美、人和”的先进村。人均年收入由德吉央宗进村前的6000元增长到目前的10200元,比全自治区平均水平多出3000元。她也因此被当地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阿佳”—“最贴心的人”。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之大、大楼之大,更在于精神之立、境界之高。大家知道,我校的校训是“诚朴勇毅”,这四个字集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大学的精神要义。我在多个场合谈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不仅要诚朴修身,更要勇毅立业。近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在“诚朴勇毅”文化的熏陶下,同学们在精神气质上的巨大变化,体现在思想行动深处的自信提升。无数经验证明,自信是保持健康的心智基础,克服困难的良方妙药,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小麦生产遭遇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当时年轻的科学家李振声受到很大触动,下决心培育抗病优质小麦品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李振声突破性地开创出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育成抗病、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世界上通过远缘杂交成功培育小麦新品种的历史第一人,为解决亿万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卓越的贡献,并荣获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振声院士在回顾在开展远缘杂交研究经历的时候谈到,他坚信中国的科学家一定可以做成世界上其他人做不成的事情。我想,李先生的这番肺腑之言,也是对同学们最好的勉励和期望。学校对同学们有着充分的信心,关键看同学们有没有这样一份坚定的信念。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以大爱之心和自信之志,不断书写人生的精彩故事,成长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谢谢大家!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