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评:大学生作业,“反思为啥没对象”有何不可

2016年06月29日08:37 | 来源:京华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学生作业,“反思为啥没对象”有何不可

跳出自身的局限,从另一个维度反观和审视自己,兼具鼓励和批评。这实在是生动有趣的“自我批评”方式,不但不是哗众取宠,而且颇见这位辅导员的苦心。

湖北一位高校辅导员给大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引来了一场议论。作业内容是剖析自己的优缺点,为啥还没对象,并给现在或未来的他(她)写一封表白信。要求微博提交,并@老师。作业题目公布后,学生们调侃“这是一道‘送命题’”,“老师一言不合就‘虐狗’”。也有质疑者认为,作业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哗众取宠的意味。

说到哗众取宠,媒体往往难脱干系。比如,媒体直接将这一作业题目概括为“反思自己为啥没对象”。于是,评论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当事老师。这对老师未免有些不公平。回到这份见诸微博的作业,其意图在“要求”里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5个优点,5个缺点,是否愿意和这样的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跳出自身的局限,从另一个维度反观和审视自己,兼具鼓励和批评。这实在是生动有趣的“自我批评”方式,它比时下许多形式主义的“自我批评”鲜活得多,不但不是哗众取宠,而且颇见这位辅导员的苦心。

当然,有些人的批评,可能是觉得“恋爱”过于扎眼——这毕竟是大一的新生啊。谈“爱”色变,的确是传统中国父母的思维惯性。二十多年前笔者上大学时,父母就是这么教诲的——大学不要谈恋爱,要好好学习,但时代毕竟不一样了。美国小学五年级就开始青春期教育和防性骚扰教育,我们可能晚一点,但早一些开展青春期教育已经是共识。在这样的语境下,对十七八岁的孩子,拼命捂住“爱”的字眼,有点像“此地无银三百两”,迂腐得可爱了。

因此,那些“哗众取宠”的批评声音,主要来自哪个年龄群体,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而同一个群体,对“虐狗”之类的网络词汇是否理解,也挺有意思。可惜这一切无从得知。

说到年龄,有意味的是,这一事件发生在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80后”辅导员与一群“90后”学生之间。坦率地说,作为“70后”,我对“80后”“90后”多少感到了些隔膜。但至少,我不会将这种隔膜转化为妄下判定的武断。相反,我尊重已经走上社会的“80后”,他们的思维、工作方式等,与“90后”理应更为接近。

大众舆论未必理性。比如,它们可能批判因循和保守,也可能转而批判创新和尝试。作为“个人”,应该对此保持警惕,注意不被裹挟和左右。在当下的语境里,信任其实比怀疑更需要勇气,积极探索比消极解构更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我支持这位“80后”的辅导员,只要态度是诚恳的,无论效果怎样,我都要为她叫一声好。(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