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李海楠:补齐中西部教育短板 实现均衡发展

2016年06月22日08:39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李海楠:补齐中西部教育短板 实现均衡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 《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 《意见》)指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差,保障能力弱,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少、优质资源少,教育质量总体不高,难以满足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培养更多栋梁之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意见》,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支撑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增强,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教育界人士看来,我国中西部教育短板由来已久,国家决策层早已采取有关政策措施加以部署,旨在尽快补齐短板,实现教育均衡。此次《意见》可视为补齐中西部教育短板的“再发力”,意图在“十三五”期间对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形成全面指导,以期加快对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方位要求,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尽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七大任务实现全覆盖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力求实现的长远目标,对其加以贯彻的要求也始终贯穿于有关教育发展的政策路径当中。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学生营养改善”两项计划;从《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以健康和教育为重点,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的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的关怀和保障,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2020年民族教育发展加以部署,可以说,我国寻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正逐步覆盖从义务教育到包括民族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且正在不断向着针对性、具体化教育领域迈进。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其与东部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巨大的问题形成的对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正拖累全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展开教育扶贫也早已成为国家既定政策。由此,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填平区域间教育水平上的巨大沟壑已时不我待。

《意见》明确的具体任务要求无疑备受关注。《意见》明确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等七大重点任务,旨在对中西部教育发展形成全覆盖。其中从教育层级上,《意见》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在学前教育方面,《意见》提出了包括扩充公办幼儿园资源、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内的任务要求,《意见》要求,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

在义务教育方面,《意见》提出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等要求,到2018年,中西部地区7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高中教育方面,《意见》要求,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5%,中西部地区达到90%。而为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意见》要求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在资源配置、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合理确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 “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推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其中,发挥中西部地缘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有关要求被明确。

加强政策衔接 强化保障落实

不难发现,《意见》综合体现了此前一系列围绕并分布于各类有关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政策中有关均衡教育发展的有关精神,尤其是,结合当下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进,融合部署中西部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显得更合时宜。

对于均衡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长期关注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吴遵民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落后,正是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差距的极端体现,无论是以教育扶贫为宗旨,还是以综合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为原则,都是补齐教育长期欠账,向教育公平更进一步的重要举措。

在吴遵民看来,近年来我国围绕均衡教育发展,在中西部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着力布局有关政策措施的实际行动,正意图加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而确保一系列举措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就是确保经费投入的科学、高效,杜绝出现经费落实环节被层层扣除的现象。

《意见》要求,各地要整合相关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对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项目予以整合,控制同一领域的专项数量。根据不同阶段教育属性及经费投入机制,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社会捐资助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教育经费。

相较于以往弥补中西部教育欠账多以政府转移支付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同的是,此次《意见》在经费筹措机制上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合作的重要性,毕竟,对于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而言,覆盖多层级、多教育类别的政策举措,势必需要多方位、多类型的经费投入机制。而其中,政府资金该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显然仍是在保障义务教育方面。

在吴遵民看来,政府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一定要以公开透明为前提向基础教育倾斜。伴随教育经费占GDP4%比重目标的实现,教育部门促进教育更趋均衡、公平,特别是弥补以中西部贫困地区为主的基础教育欠账的资金条件已经具备。

“摆在各级教育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用好这些投入以促进教育均等化更快实现。”吴遵民认为,现阶段,保障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条件,将现有九年义务教育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对于中西部教育加快追赶东部地区而言显得非常迫切,其中用好经费保障是关键,而如何落实好资金投入,避免层层扣除,导致资金最终难以落实到基层的问题出现,是决策部门必须引以注意的。他指出,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对于确保经费使用和政策落实而言必不可少。

《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做好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教育改革发展其他工作的衔接,确保政策连续性,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中明确将开展督导监测:要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督促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要按照政策要求、实施范围、资金使用、时间节点、阶段目标等要素,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法开展专项督导,公开督导报告。(李海楠)

(责编:许迎晓(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