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暴露了什么

2016年06月12日07:3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暴露了什么

  本报特约评论员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公开招生数据,但往往到了高考填志愿时,上一年的数据才姗姗来迟。咨询机构对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并无不可,但政府部门和高校不及时、主动公开信息,令考生和家长无所适从,却是很不正常的。

  高考刚过,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据央视报道,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 于是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

  长期以来,我国高考考生存在着“花12年时间学习、2天时间高考、2个小时填志愿”的现象。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就盲目选择志愿,而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一些学生就采取“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大学学习生活,还有的学生因此而退学重新复读。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重视高考志愿填报,但是,填报志愿不是全盘交给他人来搞定,而是需要考生自己结合自己的兴趣、实力,根据政策和规则进行理性的定位与选择。为了引导考生和家长进行理性规划,政府教育部门需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同时在中学推进生涯规划教育。

  家长和考生认识到高考填报的重要,这是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在志愿填报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基本上只有家长操心,而学生无论在高考前,还是高考后,都对志愿填报投入关注不够。在高考前一心学习,在高考后就彻底放松。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已完成高考任务,志愿填报是家长的事。学生没有自主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缺失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就会四处托人指导志愿填报,天价咨询也应运而生。从市场角度看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由专家结合父母的意见设计,这其实不是学生的规划,而只是专家或者父母的规划。

  我国于2014年颁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一个重大变化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要用好选择权,必须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已明确要求每所中学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但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的中学并不多。学生和家长要积极重视这一教育,不能简单地把升学方案交给他人制定。

  二是考生和家长在进行规划时,信息不对称,且很难找到详细的数据和获得专业的支持。一些机构所做的其实就是销售数据信息的业务,这些信息本该由政府部门及时公开。公开这些信息,一方面是监督高考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则是服务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公开招生数据,但往往到了高考填志愿时,上一年的数据才姗姗来迟,而且有的数据并不准确。这就让社会上的咨询机构有了商机。咨询机构对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政府部门和高校不及时、主动公开信息,令考生和家长无所适从,却是很不正常的。

  我国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使高考填报志愿有一定的博弈色彩。2008年开始,教育部大力推广平行志愿填报的录取规则,以降低高分落榜的风险,然而平行志愿并未有效消除志愿填报的风险,如果定位不准、不吃透录取规则,考生很可能考了不错的成绩,却不能进入理想学校,甚至名落孙山。对此,需要大力改革高考制度,让学校和学生真正实现双向选择。

  现行高考制度之下,确实需要对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进行专业指导。在一些欧美国家,中学校里有专职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可为每个学生提供升学与就业规划的个性指导。我国中学几乎没有这样的专职教师,一些社会机构就乘虚而入。由于没有具体的准入资质和行业规范,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这需要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时不能盲目盲从。只有家长和考生的理性选择,才能推动这一行业规范发展,为考生成长服务。而懂得理性地选择服务机构,本身也是考生生涯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

(责编:赵竹青、马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