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混血华裔双胞胎 在中国上大学

2016年05月28日09: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我在中国上大学

  图为姐姐于嬿平(左)和于嬿华

  于嬿平和于嬿华是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一对混血双胞胎姐妹。说起她们的身份,姐妹俩总是要从头解释一遍:“我们的爸爸是土耳其人,妈妈是中国人,我们俩在日本出生长大,但国籍是土耳其。”嬿华又一次解释道。

  从2007年到现在,嬿平和嬿华离开在日本的父母,在北京生活了9年。姐妹俩到北京长居也有些偶然。2005年,姐妹俩带着父亲的期许,到土耳其上了两年学。

  2007年暑假,嬿平和嬿华按照惯例来北京探亲,平日里也学学中文。“从拼音开始,主要是学习读写,在家里妈妈有时会跟我们说中文,所以听说没有太大问题。”在学中文过程中,姐妹俩发现了中文的很多乐趣,比如一个成语会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词有没有儿化音的区别,还知道了很多原来跟妈妈对话使用的词怎么写,等等。

  原本计划暑假结束就回土耳其,但在中国的这两个月,两姐妹感觉学习和生活都很开心,“我们融入中国社会更快,感觉中国很亲切。”之所以如此,姐妹俩认为是因为中国文化更包容。嬿平说,日本更强调主流文化,主张大家的想法应该一致;而土耳其文化与信仰有很密切的联系,相对比较传统。“在日本时,人们总会提醒你应该跟别人一样;在土耳其,人们不会要求你跟别人一样,但会说你哪里不对。这也主要来自我们的身份,刚去土耳其的那段时间,我怀疑自己走路姿势都不对。”而在中国,嬿平和嬿华感觉很轻松,“没有人说我们应该跟别人一样或哪里不对,大家接受和尊重我们的不一样。”于是,在跟父母商量后,姐妹俩决定留在中国,考中国的大学。

  新学期开始,嬿平和嬿华到北京汇文中学国际部就读高二。虽然懂一些中文,但跟班里大多数留学生比起来,她们的中文水平还是太低。直到现在,嬿平还清楚地记得入学后的第一节历史课,“老师发了一些阅读材料,一看我就傻了,有一半以上的中文都不认识,我还问同学们是不是都能看懂,他们都说可以。”一时间,嬿平感觉压力很大。“我们每个学科都分上课节奏快的A班和比较慢的B班,第一学期我和姐姐除数学外所有科目都被分到B班。”嬿华补充道。由于担心跟不上上课程进度,姐妹俩除了上课之外,课下学习更加自律和刻苦。她们对放学后的时间做了细致的计划,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1点多。姐妹俩还想出很多助于学习的妙招。“我们读唐诗时会用手机录下来,之后走在路上就当音乐一样听,不知不觉就背下来了。”有时候在家学习太安静容易犯困,嬿华便把电视机打开,让里面的声音给俩人提神。“但后来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会干扰?注意力,我们便找一块布把电视机蒙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嬿华是汇文中学的留学生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姐姐嬿平也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就读。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让姐妹俩对中国了解更深。嬿华说,在国际关系的专业课上,老师曾说处理国际关系要先从处理家庭关系入手,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此,嬿华深有体会,她的家庭就很国际化,生活中难免有文化摩擦。“不过中国文化和土耳其文化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很重视家庭,我觉得这很好。

  在学校接触到更多中国人和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后,嬿平和嬿华也对曾经困扰他们已久的身份困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是生长在日本的土耳其人,但由于日本强调主流文化,我们一般不公开说自己是外国人;虽然我们是土耳其人,但那里的文化跟我们从小接触的差异很大,很难产生归属感;是中国的包容让我们开始正视、接受并勇于承认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从清华本科毕业后,嬿平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读研,今年即将毕业。她希望以后从事跨文化交流工作:“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很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发现自己很感兴趣,结合自己的背景和成长经历,我觉得自己适合做这方面的工作。”

  而嬿华本科毕业后选择到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读研:“换到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语言更感兴趣,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以后到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文化,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思路。”(汪 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28日 第 10 版)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