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文明的“养成”,家长应负起第一责任

丁雅诵
2016年05月12日08: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日前,“国家动物博物馆员工”发表的一则微博引起社会关注,微博称:“每次博物馆里只要来熊孩子,就好不了,破坏力很强。博物馆成了游乐场,孩子进来追跑打闹,大声喧哗。”并且还配发了学生参观结束后垃圾遍地的照片。

  孩子们的文明去哪儿了?照理说,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垃圾不随手乱丢、上厕所要排队……诸如此类的种种文明礼仪属于基本常识,即使在进入博物馆之前老师和工作人员没有特别强调,也应当遵守。可见,一些孩子们的不文明其实是平日里“养成”的。

  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成人世界的映射。微博上曝出的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广受诟病的“大陆旅游团”形象,大声喧哗、插队加塞、乱扔垃圾等,成了贴在中国人身上的负面标签。而社会中的每一个成人,都可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种种貌似“小事”,其实正一点一滴地侵蚀着社会文明,也侵蚀着孩子的内心。

  文明的“养成”,家长应负起第一责任。事实上,在人口素质越来越高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规范家长们都会讲给孩子听。但道理光说是不够的,告诉孩子要保护环境,自己却随手乱丢垃圾;告诉孩子不要插队,自己却拼命加塞……如此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身体力行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

  倡导文明,学校教育也至关重要。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事,老师有教导、提醒和监督的职责。针对微博中反映的问题,该校负责人称,将对全体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但我们更希望看到,这种教育不只是一种事后补救,而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12日 18 版)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