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当国学遇上“互联网+”:如何才能走的更远?

2016年04月09日09: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当国学遇上“互联网+”:如何才能走的更远?

中国已经有6.68亿网民,手机网民5.94亿,40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口的80%。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当代生活,形成新的形态,迎来新的机遇。

当你打开智能手机应用商店,以“国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列表联里,赫然会出现百余种形式各异的国学推广移动客户端。步入“互联网+”的时代,教育和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学教育也深受影响。

一个是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一个是历经千年的文化沉淀,当“互联网+”与国学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

国学加速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3年10月6日,一个名为“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的微信公众号,在辽宁大连悄然创立。不到3年,该公众号已拥有了180万听众,并被选为2015年“文传榜·十大国学公号”之列。

“我们已经推送了900多篇与国学相关的文章,每天都在坚持。”与我们谈起目前所获得的成绩,创始人朱东的语气里露出些许骄傲。

朱东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却是不折不扣的国学爱好者。2008年,朱东放下从事了十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国学研究与传播事业中。如今,朱东已有解读《周易》的个人作品问世。

“当时偶然听说有微信公众号这样一种平台,我们就去尝试了。”朱东坦承,自己加入“互联网+国学”的浪潮并非刻意,“然而现在,我已经找到了精心经营的动力。”

这种动力源于“粉丝们”带来的触动。2015年,朱东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国学线下研习班,有位身患重病的老大姐,强忍不适从千里之外的深圳赶来参加。“她说在她的生命历程中,一定要上一次原汁原味的国学课。”谈到这里,朱东有些哽咽。此外,还有一对来自青岛的老夫妻也让朱东印象深刻,“他们一起来参加研习班,然后把这段经历作为珍贵的银婚纪念。”

与“粉丝”的深入接触让朱东意识到,很多人学习国学,是出于内心的精神需求。“如果我能够将国学传播给他们,何乐而不为?”2016年3月30日,朱东推送的一篇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相关的文章,不到一天就已达到7万余次的阅读量。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的“互联网+国学”之路并不孤单。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公号“刻画雅辑”,分享《唐诗画谱》《红楼梦图咏》等经典木刻图谱的周边故事;北京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开发“云国学”在线平台,针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微课式国学教育……借助互联网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国学正在加速走进寻常百姓家。

慕课平台,惠及更多学生

与朱东因为个人爱好发起的微信号不同,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小舒则是将专业的国学知识与互联网紧密相连。

王小舒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多年。细心的同学发现,近来上课前,他总会比以往早来教室几分钟,配合摄像团队佩戴耳麦、走位调光。原来,已愈耳顺之年的王小舒紧追潮流,将自己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神韵诗研究》“搬”到了慕课平台,开始了线上线下双轨授课的模式。

“本学期,我在慕课平台授课才刚到第3次,就已经有1.5万余人参加,这是我在传统课堂永远也无法惠及到的学生数量。”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裂变式增长,王小舒十分感慨。

《神韵诗研究》的选修者孔令一,曾因身体原因错过了好几节课。“后来我四处问同学借笔记,却发现始终比不上直接听老师讲。”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她想起了王小舒参与的慕课平台。“课时变短了,但留下来的全是干货。而且我还发现了好多其他高校的国学课程。聆听多师,原来不用挪窝就能做到。”

打开中国基本古籍库,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客户端便马上显示出包含该词的历代古籍条目。因研究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吴雨泽,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享受“互联网+国学”的便利。“如果没有类似的数据库,想要从数以万计的古籍里找出关键词的使用频率和出处,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外,很多善本藏书珍贵而又脆弱,经不起频繁外借。“现在好了,对基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通过各种资源库,一搜就能找到。”吴雨泽认为,这种对古籍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促进国学研究非常有意义。

坚守国学内核,才能走得更远

然而,正如有关专家所言,互联网为国学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和挑战。其中,碎片化、表层化、商业化、低质化、鸡汤化成为广为担忧的隐患。

面对现实,朱东也无奈地承认:“一旦推出了错误信息被大众接受,将对国学传播非常不利。”

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何晗也曾在朋友圈看到国学类推广文章。“有的深入浅出,有趣味又普及知识;有的却以国学为幌子,植软广、灌鸡汤。”针对这一现象,她认为,一方面,国学传播者应充分尊重国学,自觉做好信息“把关人”;另一方面,受众应培养一定的披沙拣金能力,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基本的甄别判断。

王小舒则呼吁国学研究者能够充分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或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或是参与网络课程,将正确的国学知识和公允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种媒介“送”到公众眼前。“有传播才会有传承,‘儿童相见暂不解’总比‘儿童相见不相识’要好。”

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看来,“互联网+”与国学,类似于“术”与“道”。将国学精髓内化于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参悟,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在“互联网+”之“术”的推动下,坚守国学内核,国学之“道”必能越行越远。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