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有货"好讲座可遇不可求 谁让讲座变成大学生负担?【2】

2015年12月21日07: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有货"好讲座可遇不可求 谁让讲座变成大学生负担?

  “有货”的好讲座可遇不可求

  赵霞是河南一所高校民生学院艺术与传媒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参加的最固定的讲座项目是学校的名家讲坛。每有王立群、程遂营等名家时,现场一定座无虚席,她自己也会成为粉丝团的一员。“但是大部分讲座嘉宾并不是专业对口的学术专家,比如‘漫谈艺术与人生’主题的讲座,内容的个人主义色彩很浓,主讲人秀自己人生远多于谈艺术。”这让赵霞和她的同学常常感到很无奈。

  不顾及学生专业水平的讲座也让大学生“敢怒不敢言”,“先进的控制设备和PID算法的应用对我们来说不实用且不接地气,所以讲座结束后我们不会再研究。对我们而言讲座的学分很容易拿到,就是到场,纯粹为了凑学分。”孙琦补充道。

  “有货”是一些学生形容一场好讲座的标准,“货”的质量与主讲人的学术水平有关,也与主讲内容的更新程度密不可分。

  山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洋很怀念大一听讲座的经历。他甚至记得自己在听那场有关“桃花源”讲座的时状态,“跟着张伟老师一起思考、辩驳,我们对桃花源的地址存在争议,但是这场思辩让我明白,分析桃花源的内涵要从儒释道三方面入手。”王洋很得意自己学会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然而到了大三,王洋发现许多讲座内容出现了反复,讲座和课堂内容的重复率越来越高。“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场我们教授作的‘盛唐边塞诗的崇高之美’主题讲座,只是在上课所用PPT基础上做了几个字的更改,对于我们听过的人而言就是签到以后埋头于手机。”王洋对教授没有时间准备讲座课件表示理解,但是他认为每场讲座都应有意义,否则便背离了举办讲座的初衷。

  规定讲座数量不如提高讲座质量

  当“锦上添花”的讲座充电变成一种强制绑定的打卡任务时,张超还是理性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在大学期间更注重讲座的真正价值,而不是学分这种附加值。”

  同样,贾萌也表示虽然不得不参加一些“形式化”的讲座,但是自己还是期待实用且专业性强的好讲座。

  “老师的讲解基本能解答我们对考研的疑问,知道在大一到大三的备考期间要做什么样的安排和规划,这场讲座在为我们指明道路的同时,也让老师了解了我们学校的现阶段考研状况。”山西师范大学园艺专业的陈红曾经听过一次关于考研的讲座,她将这场至今受益的讲座形容为“双赢”。

  不仅是学生关注好的讲座,讲座的主办方也为办高质量、有内容的讲座不断探求。面临拉人强制听讲座的现状,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术部的干事邢动(化名)摇了摇头:“如今想要办好一场讲座很有难度,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讲座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很高,讲座不仅要与学术结合,又要与社会热点相呼应,我们深知强制参加会引来骂名。”邢动坦言他们经常会向他人取经,还为此在学院里做过问卷调查,研究如何更好地举办讲座,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

  陈镜超认为目前高校讲座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心灵鸡汤类,例如各类励志故事讲座,这一类讲座一般受大多数学生欢迎,但这类讲座和学术基本无关;另一类是科普性质的讲座,这种讲座往往带有一定的知识性,对听众的要求也较高,相对而言学术性较强。

  针对这两类讲座,陈镜超表示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搞学术研究,“强迫学生去听不相匹配的学术讲座本身就是浪费,对于不适合自身科研水平的讲座,学校应该慎重开设。走不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这是不科学的”。

  对于学生听讲座参与量化考核的规定,陈镜超认为完全没必要,“对于老师来说,不是个个都能做得了讲座,有的只能把课本上的东西再搬上去,讲座的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为了凑数就开始动歪脑子,譬如替签到、拖关系盖章等,规定讲座数量的出发点是好,但治标不治本,提升讲座质量才是关键”。

  陈镜超建议高校讲座在宣传时,应介绍清楚讲座内容、适合的听众对象,让学生自主选择要不要去听。在讲座中,主讲人要少讲多交流,真正适应听众需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