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锌”事家长必知:锌制剂也不能随意补【2】

肉类比鱼类有“锌”
“预防缺锌,从合理饮食做起。”任榕娜主任医师建议说,医生对于儿童每日锌的推荐摄入量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1.5mg,7个月~1岁为8mg,1~3岁为9mg,4~6岁为12mg,7~10岁为13.5mg,11~17岁男童约18mg、女童约15mg。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缺锌。专家认为,要想孩子身体好,不缺乏营养素,首先要鼓励母乳喂养。母初乳的锌含量高而且母乳中含有锌的配位体,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母亲可多进食含锌丰富的食物。
加好辅食婴儿不易缺锌。随着母乳中锌含量降低或代乳品中锌生物利用度较低,婴儿6个月之后易发生锌缺乏。婴儿需逐步添加蛋黄、肉类、动物肝脏、鱼类等辅食。强化锌的配方奶、婴儿米粉或其他婴儿食品也有助于改善6~24个月婴儿的锌营养状况。
红肉类是最佳膳食锌来源。2岁后预防和治疗儿童锌缺乏除服用锌制剂外,必须配合膳食调整,增加儿童膳食锌的摄入量。牛肉、瘦猪肉、肝脏等肉类含锌丰富,且容易获得,保证经常摄入适量肉类可预防儿童锌缺乏。同时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不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同时去除缺锌的各种病因。
动物性食物锌水平高,牛肉、瘦猪肉、肝脏等红肉是最佳的膳食锌来源;部分海产品如牡蛎的锌水平高,但不易获得或大量食用;鱼类含锌量低,不足红肉一半。
过度补锌也不好
很多家长觉得锌对宝宝的健康有益,不管宝宝缺不缺,都使劲地给他们吃各种含锌制剂。殊不知,补锌过量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孩子不缺锌,或者缺锌后补锌已达到正常水平,还盲目地让孩子口服含锌的各类制品,会使过多的锌对孩子肝脏造成损害,严重者还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过量的锌还会干扰铜、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损害免疫功能。
生活中,还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补钙、锌合剂或钙、铁、锌合剂,以为可以一次同时补充多种必需元素。实际上,经研究证实,在同时服用含钙、铁、锌的复合剂时,铁、锌降低了钙的吸收,而铁和锌几乎不吸收。因此,在服用有机的锌、钙补充剂时,一定要遵守“先补锌,后补钙”的原则,两者至少间隔2~3小时。
任榕娜主任医师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应及早补充锌,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及预防复发的效果。腹泻患儿,在继续口服补液盐治疗同时,至少补锌2周。需要说明的是,宝宝腹泻时补锌,主要是因为锌对小儿肠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而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至于锌怎么补,补多少,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遵照准确的医学诊断数据,缺多少补多少,不可缺锌,但也切忌过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