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文字穿越了时空 致我们不曾逝去的童年【6】

【00后的六一】
不同的世界 同一个梦想
一转眼,我从美国回国已经快4年了,但是亚利桑那州湛蓝的天空,和那些与我朝夕相处了3个月的不同肤色的同学们,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3年前的寒假,第一次坐飞机的我飞越重洋,来到了美国。这里和北京有很多不同之处,路边都是仙人掌,长着夸张的长刺,在炎热环境下坚强地竖立。倒完时差的第二天,我来到了凤凰城的一所公立小学。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天来到那个学校的情景。美国早上的空气是冷冷的,刚进校门,我有些不知所措,旁边的同学都在滑梯上玩,正是那时我见到了布莱克兄弟,么古埃尔,和我一样名字的詹姆斯,来自日本的柯祖仕。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老师哈仕一起进入了校园。
哈仕老师不像中国老师那样只教其中的某一课,而是全科课程。当老师介绍完我后,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坐在么古埃尔的旁边,他用友善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感觉很舒服。
么古埃尔虽是美国人,但他有着偏黑色的头发,眼睛是淡淡的黄色。这一节课很快过去,下一节是体育课,我和他还有柯祖仕一起打篮球。他很厉害,硬朗的身躯如同为打篮球而生。我和他打出了一次不错的配合,他一个传球,我再弹地将球传给他。电光火石间,他已经上篮眼看就要进了,他一个勾手将球传给我,我抢投,进了。这让我明白:任何任务都要进行团队配合。
在这里,我们没有班长,只有为大家服务的岗位,比如door holder(扶门人),任务就是等大家进出教室时,最后一个把门的人,防止小朋友被夹到手。
上课时,老师不要求同学们以一种固定的姿势保持坐姿,而是怎么舒服怎么坐,但是如果要上厕所需要举手给老师示意。
在美国短暂的学习经历告诉我,教育不仅是学知识,更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也是为未来的生活积累经验,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通过合作来完成一个项目,那些只顾学习不和大家合作,没有团队精神的同学,老师会找他聊聊的。
回国以后,我把在那里学到的合作精神带进了我现在所在的北京十一学校。学校实行的是走班制,同学们按照自己选课表去到不同的教室上课,目前我只上了一学期,就已经认识了好几百个朋友。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在遥远的北京祝我曾经的美国同学节日快乐。那个每天带妈妈做的寿司到学校吃午饭的日本同学,你长高了吧?那个笑得比阳光还灿烂的么古埃尔,你还好吧?那些在我的笔记本上留言说我是体育天才和数学冠军的同学们,听到我的祝福了吗?(黄千隽)
【10后的六一】
每天都是儿童节
这是我出生后第三次过“六一”儿童节,也是我第一次在幼儿园过儿童节。
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儿童节庆典,我和妈妈已经在家里准备了好久,我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象儿童节当天的场景:我和妈妈穿着蕾丝花边的公主礼服,手持魔法棒为小朋友们变出精美的礼物……
小朋友有的装扮成芭比公主、帅气王子,有的打扮成朵拉、蜘蛛侠,各种卡通形象人物应有尽有,我们一起在幼儿园庆祝儿童节的典礼上玩儿。
对!这就是我们幼儿园今年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魅力童话国 欢乐嘉年华”游戏节。老师说,活动设置多种动漫主题的游戏区,意在为我们创设一个梦幻的童话王国。为了活动需要,每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将自己装扮成喜欢的角色参与游戏。
爸爸看了我们的装扮后说,他很羡慕我出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他小时候过儿童节,爷爷奶奶从来没有给他买过礼物。
如果爸爸不说,我很难想象20多年前,爸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儿童节是怎么过的。
“和我的童年相比,你现在每天都在过儿童节。”爸爸开玩笑地跟我说,那时候,能吃到火腿肠就是他最高兴的事了。
的确,在爸爸眼中,和他小时候比起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我一岁就会玩爸爸手机里的游戏了。现在,每次走进超市,大人们总是对我说,吃的、玩的、穿的、用的随便挑,家里光叔叔给我买的玩具车就有好多辆。
爸爸羡慕我“每天过儿童节”,其实,我也很羡慕他小时候过的生活。
我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经常会到小河边钓鱼、捉虾,到竹林里挖野菜……我想,这肯定很好玩儿。
但是,回到老家,和爸爸口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老家的几栋老房子,我还没来得及住,就都被夷为平地了,竹林、小河也都不见了,爸爸儿时的伙伴们整家整家地往外搬,如今,那些老邻居们都快搬空了。
但是爸爸对我说,有故乡的人仍然是幸运的,无论如何变迁,要记住我们的根在那里,永远不能忘,这也是爸爸给我取名“慕南”的用意所在。
我期待着以后爸爸带我一起过一个有乡土味的儿童节……(王慕南)(本文系本报记者王强根据女儿口述及生活经历编写)
(来源:中国教育报)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