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原型——大熊猫“巴斯”的传奇“人生”【2】

A
四川“妈妈”让它死里逃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竹林大面积开花,数百只野生熊猫病、饿死。“巴斯”在这次灾难中幸运地被人救下。
宝兴县70岁的李兴玉老人,至今记得当年救下“巴斯”的情景。
1984年2月22日下午,家住宝兴县永富乡永和村的李兴玉上山砍柴。当她和邻居家小孩石家明背着柴火回家,途经巴斯沟时,突然看到激流中有一只大熊猫正在挣扎。“它看上去已经精疲力尽。我们赶到河边的时候,它已经任由河水冲到中央,卡在两块大石头中间。”李兴玉不想看着熊猫就这样死去,她解下捆柴的绳子,一头拴在自己身上,一头准备拴在树上,然后下河救熊猫。此时,石家明飞快回家喊来母亲张天玉,母子俩拉住绳子一头,李兴玉随即跳进刺骨的河水中。
巴斯河的水冷得李兴玉浑身发抖。但她坚持一步一步地接近冻僵的大熊猫。李兴玉轻轻地把它从冰水中抱起来,在张天玉母子的牵引下,艰难地走向河岸。“上岸后我摸了它的鼻子,发现它还有微弱的呼吸,于是就点燃柴火,把它放在火边取暖。”渐渐地,大熊猫苏醒过来,有气无力地看着解救它的人们。李兴玉为熊猫拿来红糖和玉米面。见大熊猫清醒过来了,赶紧煮了一大碗玉米糊拿给它。一只野生大熊猫哪能轻易吃人类给它的食物?“我就轻轻拍它的脑袋,给它说吃了才有力气回山上嘛!”李兴玉说,这只大熊猫很有灵性,“就像听得懂我说的话,后来张开了口,把我一勺勺喂它的一大碗玉米糊糊吃了个底朝天。”
这只被李兴玉救下的熊猫,很快就被送到位于宝兴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临行之前,李兴玉依依不舍地送别。她跟在保护区管理干部高华康后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终鼓起勇气问:“这只大熊猫,你们叫它什么名字?”高华康告诉她,“大熊猫是你救的,你就是它的娘了。你的娃娃还得让你取名。”“我们就是在巴斯河里救的它,就叫它‘巴斯’吧。以后不管它在哪里,都知道它来自什么地方!”李兴玉说。后来,林业部专门给李兴玉颁发了一张大红奖状和300元奖金,以表彰她对熊猫的救助。
B
天资聪颖成为动物明星
“巴斯”后来被送到福州动物园,在饲养员训练下学会了20多项表演技能,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动物明星。
保护区工作人员为“巴斯”检查身体时发现,它是一只4岁左右的雌性大熊猫,身体很健康。只不过当地箭竹开花,“巴斯”也许是因饥饿下山觅食,在涉水过河时才不小心被激流冲走。“巴斯”在蜂桶寨住了几个月后,被送到卧龙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后经林业部调配,1985年,巴斯来到福建省福州市动物园。从那时起,陈玉村便和“巴斯”打起交道。“我们的每只熊猫,从为健康和科研服务的角度,都会进行驯化。”“巴斯”为何会成为“表演全才”?陈玉村如此解释。熊猫进行吊环、骑车等训练,可以强健身体;而训练对工作人员的服从,还能实现不麻醉输液、打B超等。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发现“巴斯”对音乐特别敏感,于是有意识培养它的各种学习能力。在这里,“巴斯”学会了蹬车、举重、晃板等20多项表演技能,一举成为动物园的明星。
这位动物界冉冉升起的“天皇巨星”,很快红到美国。1987年7月至次年2月,“巴斯”作为“友谊天使”出访美国圣地亚哥市。在200天对外展出的日子里,这座城市沸腾了。当年曾陪同出访的陈玉村回忆,“半年多时间,居然有250万至300万美国人前往参观,每天排队购票的长龙有1公里,而为了看到它3分钟的表演,总共得排队5个小时。”一位美国老太竟然急中生智,现场填写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高声嚷嚷是要给“巴斯”捐款,最终获得提前进入的机会。而当“巴斯”前往洛杉矶机场离开美国的那天,沿途200多公里都是送别的美国人。
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巴斯”凭借自己的表演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原型。陈玉村回忆,“那时候,亚运冠军想和巴斯合影都得先审批。”
携“盼盼”之势,1991年,“巴斯”竟然走上央视春晚舞台。成都观众杨萍至今记得当年的这只熊猫演员,“它表演了投篮、举重等几个体育动作,惟妙惟肖,太萌了!”在春晚上,“巴斯”让更多四川观众记住了它。因为它蹲在椅子上拿起电话“说”:“四川的亲人你们好,我在福州生活得很好,请家乡父老乡亲放心。祝四川家乡人民新年快乐!”
那年春晚以后,以“盼盼”命名的防盗门、玩具、火柴等,也如大熊猫一样,风靡全国。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