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汉语桥’是一个大家庭”(第一现场)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 宪
2015年05月04日07: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参赛的小男孩一身“中国元素”。
  本报记者 何小燕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5月2日,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华盛顿赛区预赛和华盛顿地区第五届美国小学生“汉语桥”中文大赛在马里兰大学举行。

  来自华盛顿、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等地20多支代表队参加了上述赛事,不少家长陪同孩子们一同前来参赛。记者注意到,虽然巴尔的摩近日发生骚乱,但并没有影响5支来自巴尔的摩的中小学代表队前来参赛。较之其他参赛选手,来自巴尔的摩的孩子们汉语普通话发音普遍标准。

  汉语何以为“桥”?承办者特意请来了目前正在北京创业的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特等奖获得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毕业生蒋思哲。蒋思哲告诉大家:“‘汉语桥’不只是一次比赛,而是一个资源平台和大家庭,帮助、鼓励和支持着我在每天的工作中实现作为中西文化使者的人生理想。”来自英国的蒋思哲说,英语无法作为全世界多元文化的载体,想仅靠英文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永远存在局限性,甚至可能造成误解。对于外国人来说,要想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掌握中文是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也可以说是真正了解中国的唯一渠道。他认为,通过中文学习这把钥匙,可以打开的不仅只有一把锁。

  当天的赛事分为演讲、表演和知识问答三部分,从5岁的学前班孩子到高中生约百名代表轮番上场,内容丰富多彩,赛得热火朝天。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深度从眼前这般场景可见一斑。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少美国学生已从对词汇的认知上升到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欣赏和对中国的不断了解。华盛顿育英学校的孩子们根据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表演了小品,其中关于“砍价”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华盛顿西德威尔友谊中学的阿拉纳·巴里讲述了她在北京的“篮球外交”经历:当她和同学们在北京一所中学访问时,一开始与中国同学“大眼瞪小眼”的“尴尬”最终因一场篮球比赛转变为友谊, 这使她更加理解了当年的中美“乒乓外交” 。巴尔的摩中文学校的杰兹·夸仁塔在北京一所小学插班学习时,得到了一位刘阿姨的热情帮助和照顾。

  “我的中国世界”“我的中国之旅”“我的中国老师”……望着眼前这些多肤色的美国孩子,听着字正腔圆的汉语,记者更加理解了蒋思哲的感悟:“‘汉语桥’不只是一次比赛,而是一个资源平台和大家庭”。

  (本报华盛顿5月3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04日 22 版)
(责编:赵英梓、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