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欧罗巴”的阅读狂欢

2015年04月22日09: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欧罗巴”的阅读狂欢

  4月23日,阅读狂欢将像往年一样席卷全球。今年,是联合国世界图书日20周年。其策源地“欧罗巴”(欧洲),是世界图书日之源流,现代文明的摇篮,以教育为手段,融通年龄与阶层之界限,跨越各级政府之屏障,拆除各种社会力量之壁垒,共同构建了一个芬芳馥郁的书香欧洲。

  阅读素养,社会在培育

  世界图书日肇始于1926年西班牙设立的国家读书日。值西班牙1995年承办第25届国际出版商协会全球大会之际,西班牙政府倡议设置世界图书日。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把世界图书日确定在每年4月23日——既是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忌日,又是英国文坛泰斗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忌日。

  阅读远非一种技术或能力。阅读素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是通向知识、创造与想象的捷径,是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因而,欧盟把提升阅读素养体现于其规划纲要“欧洲2020”的旗舰项目“青少年在行动”和“新素养与新就业机遇议程”中。

  构建书香欧洲,须囊括所有年龄与阶层,涵盖国家、区域和城镇各级政府机构,汇聚家庭、学校、雇主等各种社会力量。就此,欧盟书面语言素养鉴定高级专家组提出,营造书香氛围,重在书籍获取的便利性,让社会各个角落散发书香,尤其以建设书香家庭为要;提高读写课程质量以促阅读,以课时与师资保障为前提,关键在于因材施教以及架构阅读素养预检与阅读问题预警系统;激励社会参与和融合,首先须弥合社会经济鸿沟、移民群体鸿沟、性别鸿沟和数字鸿沟。

  全民阅读,欧洲在行动

  在塞万提斯的故里,巴塞罗那将今年的世界图书日活动由以往的一天延长为四天,600多场活动遍布首都马德里。在该国高校,“1千克食物换一本书”的公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莎士比亚家乡,“矫正阅读教师”项目为5岁至6岁患有读写障碍症的儿童提供一对一指导,每天半小时,持续12周至20周,已有超过200万一年级学生受益。英国亦为足球之乡,众多青少年学生热衷甚而沉迷于足球,导致学业荒废。于是,一项名为“英超阅读明星”的项目应运而生,自2012年实施以来,千名孩子受惠。

  以教育为手段,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欧洲各国纷纷着手提升全民阅读素养。波兰于2001年成立“让所有儿童都读书”组织,并于2002年6月举办首个儿童阅读国际周;立陶宛2006年推出阅读推广计划;塞浦路斯在始于2008年的国家课程改革中开发阅读新课程,于2011年9月在学校中普及;葡萄牙2006年启动的国家阅读计划,强制规定幼儿园孩子与小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初中每周须开设一节阅读课,而该国的“阅读时间”项目旨在通过课堂增强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丹麦计划在2020年使所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均掌握阅读能力。

  阅读启蒙,亲子在起航

  提高阅读素养往往被视为教育分内之事,却实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涉及一根从幼儿直至成人的阅读素养链,如荷兰2004年成立的读写基金会所提出的战略。阅读素养链甚而可把起点延伸至出生,萌发于亲子阅读。意大利1999年推出的“为阅读而生”项目便倡导阅读始于出生;在芬兰,家有新生儿便可以免费获得一个大礼包,除新生儿必需品,还内含宝宝的第一本画册;在波兰实施的“我家宝贝的第一本书”项目专门为新生儿妈妈免费提供教育影片和摇篮曲。

  在欧洲文学巅峰代表人物歌德的家乡,2010年底,由德国联邦教科部资助2600万欧元实施的“阅读起航——阅读三部曲”项目正式起锚,以激励父母引领孩子从摇篮时期便毅然踏上趣味盎然的阅读之旅。该项目为期8年(2011年至2018年),儿科医生、图书馆员、学校教师精准地踩着儿童成长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脚踏实地,拾级而上。从2011年11月到2014年10月,约50万名儿科医生将40万套阅读材料发放给1岁儿童的父母,可覆盖半数相关家庭;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10月,约4900家图书馆和部分幼托机构向3岁儿童及其父母推广阅读。该项目的模板为英国1992年发起的“读书起航”计划——世界上第一个专为4岁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计划。

  由此看来,让整个“欧罗巴”大陆书香四溢,这绝非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式幻想。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