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气清景明 师生共赏

2015年04月04日09: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气清景明 师生共赏

  “清”,声符为“青”。“一行白鹭上青天。”青色,让人感到清净。

  “明”,“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天上没有比太阳和月亮更明亮的了。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明”字的时候,让“日”“月”相依,交放光辉。

  清明之日“桐始华”。后五日“田鼠化为鴽”。田鼠,阴类;鴽,鹌鹑之类,属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再五日,“虹始见”。日穿雨影,阴阳交会,虹始见。虹总在新雨后出现,因为新雨后的天空最为洁净。高楼上的避雷设施,虽避免了雪击灾害,但也减少了雷电激荡,减少了雷电对天空的净化,所以我们越来越难以见到彩虹。随着高楼的日渐增多,以及对于楼层“世界高度”的追求,彩虹的出现,愈来愈少。

  故事之光

  2014年,清明小长假之后,4月8日,给孩子们上课,讲述《清明节的故事》。为晋公子重耳,介子推不惜割肉奉君。十九年颠沛流离,只为晋国能有一个清明的国君。不求封赏,只愿君王“勤政清明复清明”。与母亲一起抱柳死于大火之中,只为保存清正的气节。介子推一生所追求的,是一个清明的世界。

  冬至后105天为寒食,这是个早已失传的节日。寒食的真正起源,是古人钻木、取新火之制。古人钻木取火,且不同的季节用不同树木钻火。新火未至,则须禁火。寒食断火三日,只吃冷食,以迎新火。寒食后为清明。“清明”因为介子推的传说而有了道德含义。清明节的传说,寄托了我们这个族群的价值观。

  故事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来得真实,故事帮助孩子以图像的方式来掌握道德概念与真理。这些意象,这悲伤肃穆的氛围,将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苏醒,并引发孩子在未来的真正思考。

  古老的故事,在对孩子说话。孩子需要从远古的民俗故事,从有智慧的人们那里,以故事的方式,吸收到关于生命的真理。故事以艺术的方式,编织着孩子精神的家园。

  明年的清明节,我还会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故事》。不断重复的故事,成为孩子精神世界中反复的旋律。如鲁道夫·斯坦纳博士所言,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尚未准备好接受以生涩和未经消化的形式所提供的知识。故事如光,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生之欣喜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特别的一个,既有扫墓缅怀逝者的肃穆,也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享受气清景明的生之欣喜。

  扫墓始于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皇帝真正下诏扫墓,则在七百年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祭奠先人。

  清明小长假,孩子们大多随父母一起去扫墓。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烧些纸钱,放一挂鞭炮,磕几个响头,是孩子们的记忆。

  清明为三月节。阳春三月,鲜花竞放,姹紫嫣红,正是“游遍芳丛”的时候。校园里,清风和畅,桃花、樱花落如雨。

  五个孩子带来了风筝。全班分为五组,到操场上去放风筝。一个孩子托举风筝向前奔跑,拿着线轴的孩子在后面跟,一群孩子在为风筝使着劲,恨不能化成一阵风,让它扶摇直上青天。看,一只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的欢笑让风筝越飞越高。但,它偏偏与旗杆交缠在一起,一头栽了下来。唉!孩子们齐声长叹。

  第二只,第三只,几只风筝在操场的各方或低或高地飞起来了。放风筝的孩子一个,追着风筝跑的孩子是一群。

  感受阳光,感受清风,感受春天不冷不热的气温给予人的舒服感受,感受身体的全然放松。

  这是留存在身体中的记忆。在过度强调智力,静坐过多的时候,让孩子们在随季节的生活中,感受每一个节气的美好。身体的自由感觉,将成为未来自由意识的重要根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被束缚的身体,能拥有自由的灵魂。

  梁实秋先生深谙放风筝的乐趣。“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雅舍小品》)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本文选自即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自然笔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