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现代化品牌职业院校的苏南经验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纪实
中外师生在西餐厅进行仿真实训教学
现代物流仓储实训室内的技能实训课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五年制高职校,经过五十五年的办学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以国家改革和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引领,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协调发展,实现了由单一职业技能教育向产教研一体化转型,由培养企业基层技能人员向培养中端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综合型人才转型,走出一条产教研一体化、国际化办学的特色之路。
专业建设:
围绕市场动态调整 实现链条性群聚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区域之中,专业设置应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校长臧其林说。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得益于这一正确理念,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紧抓苏州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以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为航标,动态规划和调整专业建设:一是以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前提,加快设置苏州现代服务业急需、岗位针对性强的地方特色专业。近几年,学校敏锐捕捉苏州重点推进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文化旅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将和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已经十年的酒店管理方向从旅游管理专业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开展建设,变更金融与证券为金融管理与实务,开设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满足高端国际连锁酒店、苏州中小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商务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适度超前地设置一些新兴专业。学校在园林技术专业单独开设景观设计方向以满足苏州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前瞻性地设置旅游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以满足正在蓬勃兴起的在线旅游对人才的强烈需求。
学校按照现代服务业跨业发展的走势,推进专业链条化建设:将专业划分为文化旅游、财经商贸、风景园林等三大类别,再按照产业的链条性细分为文化创意、旅游、财经、商贸、园林等五大专业群,并逐一强化内涵建设,共建成涉外旅游、酒店管理、中西烹饪、财务管理、软件服务外包、动漫设计与制作等15个五年制大专专业和1个独立的景观设计专业方向。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每个专业群重点建设1-2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先后建成了旅游管理、会计与审计、现代物流、园林技术、艺术设计等5个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覆盖了每一个专业群,其引领和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在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引领下,学校专业群内的各专业间打破壁垒,实现资源融合共享,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有力地发挥了专业群聚效应。
人才培养:
严把育才质量关 校企深度合作唱主角
“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更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形势的发展、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学校认识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前提是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校长臧其林说。
改革驱动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彻底摈弃过去以学科为主体的传统思路和传统模式,体现与一般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别与优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职业本位思想,坚持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定要求,突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用语言的训练,构建一个“宽基础、精技能、针对强、适应广”具有五年制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关乎人才质量。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五年一贯制上做文章,在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上下功夫,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15个五年一贯制专业以及1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全部按照江苏省“4.5+0.5”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每年不定期进行滚动修订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了课程体系十二字方针,培养了拥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文化品位、熟练职业技能、高雅的仪态风范以及具有市场经营意识、会外语、懂电子商务的现代服务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对接。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话语权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逐步牵头成立苏州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现代物流职教集团、现代商贸职教集团以及十多个专家委员会,一半以上的专家、委员来自企业用人单位,还有1/4为行业协会管理者和科研专家。这既让学校了解企业需求、掌握行业发展态势,也使行业企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基本全面实现每个专业至少有3个以上紧密合作的企业全过程参与,所有核心专业课程1-2名资深企业专家进行把关,取得许多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学校获得了4项2013年度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2014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师资队伍:
名师引领发展 打造专家型教师团队
在学校稳规模、调结构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一流的办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早在“十二五”之初,针对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制定了“十二五”师资建设规划,全面实施旨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学历职称提升、企业挂职制度、名师团队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师德师风等九大计划,特别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一是建立和健全教师校企流动的良性机制,制定《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尤其是年轻专业教师入职前,通过职教集团、校外实训基地等渠道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三个月,系统了解企业岗位的职业标准和文化理念。目前,平均每年有100多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每两年一轮全员下企业挂职;二是建设兼职专家队伍,学校发挥苏州市教育柔性人才使用政策的杠杆作用,从行业一线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从事教学兼职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渠道,每年派遣十余位教师赴海外进行3个月以上的学习进修,增强教师国际化视野。得益于政策的到位和措施的得力,目前学校300名教师中正高级教师达到6名,副高级教师到达79名,是“十二五”初期的4倍多;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教师达到155名,比例达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
学校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制度》、《教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陆续建设6个教授工作室,并在原有两个市名师工作室基础上,再建设9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形成了一批以专家型教师为引领的教师团队,有力促进全校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产教融合:
打造研发性实训中心 完善“实景化”教学模式
为实现教学共享性、互补性,学校以“产教研”为核心,建造可以开展理实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教学以及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新环境。
近年来,学校按照“专业大类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产教研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等四大理念,规划建设了文化旅游、财经商贸、园林景观三大实训基地,注重产教功能的融合。建成中西烹饪实训中心,开展苏州菜营养分析与检测研究,如开展《苏州酱汁肉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研究》并形成市场推广性成果;苏帮菜研习中心,研发出“菠萝鱼”、“蟹黄鱼茸牡丹”等符合大众健康营养需求的创新菜;酒店运行研究中心,中外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建立不同类型的酒店经营与管理模式、城市间各类酒店定价等进行教学分析研究。在建设前后,学校始终坚持理念领先、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保障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学到实在的职业技能,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
学校还通过自建或校企合作的方式,陆续建成旅游饭店、旅行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校园网上超市、园艺景观公司等一批经营性实景教学基地,并在这些实景教学基地中广泛开展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实景化教学,带动了学生技能水平普遍性提高;还引入多家企业开办文化创意产教园,园内企业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由此形成的“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获得2013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际化办学:
“三步走”与国际接轨 多元化国际校园氛围浓厚
近年来,随着苏州日益国际化的区域经济纳入全球循环,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率先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始终将国际化办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创新作为重点,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芬兰等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强化外语特色,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工作环境的能力。
选派师生赴海外实习研修。早在1998年,学校顺应苏州外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先后向日本、新加坡等国每年派50名左右的教师和实习生,通过海外一年左右的工作、研修和生活,增强国际视野,探索国际交流模式。
开展双向交流、举办合作项目。2004年,学校与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引用澳方原版教材、全英文教学、国际化教师团队、国际化学生来源、澳方教务长全程监控教学质量,打造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教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600名中外学生办学规模。该项目毕业生获得中外双方专科文凭,还可直接申请攻读蓝山酒店管理学院以及合作高校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学校先后与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及芬兰院校CHINET联盟、德国考夫曼学校、美国霍华德学院等国外知名院校合作,互派师生开展交流活动,国际合作办学之路越来越宽广,学校海外知名度迅速提升。
构建国际学生短期留学平台。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海外学生对中华文化兴趣浓厚,汉文化热持续升温。学校紧抓这一机遇,成立中外旅游与文化交流中心,充分发挥烹饪、盆景、茶艺、园林等传统文化技艺课程优势,由专业骨干教师编写成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游学苏州,体验中国文化”丛书,开发适合外国留学生学习的菜单式课程,面向海外学生开展短期修学、中长期培训,每年吸引了近百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法国等地学生来校接受短期专业课程及中文培训,逐步成为国内职业院校海外留学生教育的品牌项目。
现在,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为己任,正全力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着重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全面完成国家改革和发展示范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任务,建成一所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品牌学校。(孙号龙)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