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能如此开放
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双重缺失,已然成为正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和日益常态的教学改革中一道令人怅然若失、扼腕叹息的风景线。
急功近利的“取经”往往造成水土不服的“开放”。我们这个社会素来崇拜“榜样作用”:某地、某校、某种经验甚至模式,经过包装与营销,立马拥趸云集,拜师学艺者纷至沓来,但如此难免造成对典型经验的简单复制、低级重复。而“名校”也总愿意给自己贴上“开放”的金字标签,理念开放、教育开放、校园开放、课堂开放。
为了坐实“开放”,一些学校不管是否具备条件,愣是将某地某所名校的“开放”经验移植过来,教室如何放置黑板,教师严格遵循“讲授XX分钟”的清规戒律,小组假模假样地“合作”,这种形式重于内容的“开放”,究竟对成长之中的孩子们有多大益处?也是为了“开放”,一些试图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落到实处的学校,甚至包括偏远的农村学校,明明不具备条件,仍要硬追“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时髦。
开放,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进步,还是校长的政绩、办学的噱头?
课堂物理空间的开放焉能取代教学视野的拓展。不久前,我在一所知名度甚高的名校很纠结地听了一节历史课:教室中,物理空间布局开放,教室前后门都肆无忌惮地大肆敞开着,教室后方的板凳上坐着外来听课者。上课过程中从后门陆续进来几个老师,大模大样地坐到了两侧的长条凳上听课。过会儿又有一个领导从前门进了教室,举着相机拍照后旁若无人地离开。其间,还莫名其妙地悄悄走进一个别的学科老师,把一摞本子放在中间一个学生的桌子上,什么话也没说迅速离开。
我就纳闷,学生和老师对此习以为常了?课后交流时谈及这个问题,没成想就是这样:“校长定的规矩,每节课都要开放,不准关门,学校领导乃至外来听课者随进随出。”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强烈反对这种物理空间上的随意开放。课堂的开放,首先应当建立在对课堂的尊重和对教师的信任上。这不仅是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应当为教育法规所保障的一种权益。
追求开放的教学不能缺少对规律的坚守。在课改中,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对课程的体认、对实践的追求,最后都会融入到学校的评鉴体系、管理制度乃至学校文化之中,无孔不入地制约着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深刻地影响着学校课程实施的信度、效度、质量与效益。
有的学校统一规定,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师生互动的充分时间,要开展调动学生参与的学习评价,这种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管理体系,将教师捆得死死的,不敢越雷池一步;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写出每个学习小组的评价得分情况,但支撑这种评价,必须要有缜密完备而不是随意、想当然的细节程序设计。如此种种,引人深思:追求“开放”无可厚非,问题是究竟哪些方面应当大力开放,而哪些方面又轻易开放不得?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