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风正一帆悬

2015年02月13日09:04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风正一帆悬

  ——记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张永鸿

  张永鸿,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校长,中共党员。县党代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职专业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专家,四川省建设人才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2012年被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项目办公室聘为“青少年道德培养导师”,泸州市重点专业评估专家,泸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土木水利类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人。

  久闻张永鸿是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教育能人”,一见面,他直率而简练的谈吐与笔者心目中雷厉风行的“硬汉”形象不谋而合,难怪他会成为一位缔造了“西南职业教育典范”的职业学校掌舵人。

  从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中层干部、副校长、再到校长,一路走来,一部张永鸿的成长史就是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泸县建校)的发展史,短短几年,学校就发展为国家级别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学校又被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实现华丽转身。

  示范校建设以来,张永鸿带领他的团队紧紧抓住建筑经济发展的机遇,围绕泸县建筑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科学谋划发展定位,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专业,积极探索新型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当地经济发展新格局。

  几经岁月更迭,饱经事业磨砺。挑战面前,是什么赋予了他从容跨越的神奇力量?他的回答简短有力:决策、坚持。

  理念篇

  理念为王

  【链接】 四川省泸县不仅是千年古县,更是国家级别建筑劳务基地县,建筑产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泸县建校被誉为“建筑师的摇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助推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泸县、泸州崛起的重要力量。

  笔者:张校长您好,早就听说过您的名字,今天有幸来拜访您。近年来,学校在您的带领下,实现一个个华丽转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初您带领大家改革时,最先做了什么?

  张永鸿:大家知道,近年来中职学校通过自身发展或政府投入、合并,做大了规模,但并没有在做大规模的同时把质量提上去,把特色做强。因此,中职学校要想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质量的提升、内涵建设的加强。于是我们改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校领导班子统一认识,调整办学思路,我们提出了“德育为先、就业为本、技能为魂、惠及民生”的新型办学理念,在全国率先实践了“长技能、宽基础、高素质”的育人理念,并以专业建设为发力支点,构思与泸州经济特色相匹配的专业发展布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当地特色和支柱产业,学校都建成专业与之对接,在探索办学方向的同时,我和我的团队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借助泸县良好的产业经济环境,将校企合作做扎实,使人才培养真正与市场、与社会紧密对接。只有真正做到专业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才能为学校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做指引,泸县建校发展驶入快车道。一系列革旧维新的治校良策犹如一剂剂强心剂,为泸县建校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引领学校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展翅高翔……

  创新篇

  创新是魂

  【链接】 一路走来,张永鸿和他的团队紧抓机遇,深化改革,大力创新,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的学生评价机制……学校打造硬实力,提升软实力,扩大影响力,为当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笔者: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以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着力创新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哪些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张永鸿:说到人才培养模式,我一直在想,在国家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如何践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我认为建立特色有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我们调整办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着力构建“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继续发展有基础”的现代职教体系,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实现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工人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合。在“长技能、宽基础、高素质”的“长宽高”立体式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构建了“六融合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构建了“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构建了“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5门专业教学标准和42门课程标准,开发精品课程8门,编制完成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全校教室和实训室均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和系统并连通互联网,课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笔者:行业、企业是链接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桥梁,用企业文化来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到校园文化来,必将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在引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学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永鸿:这个问题问得好。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使人才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我们学校借助企业文化的内涵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企业化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职前就能了解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

  我们将企业文化融入办学理念之中,提出了“校企一体化”的办学策略和“建德树人 筑能致远”的校园文化理念。我们还创新性地将鲁班文化与教学标高、技能竞赛、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等有机衔接,校园建有鲁班雕像和鲁班雕塑小品,林荫道命名为“鲁班路”,开展了鲁班德育大讲坛系列活动10多期。除此之外,我们还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和管理要求建设实训室,安全制度、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均按企业标准要求。不仅引进5S管理,还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管理、以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

  我们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入校,推动校企互入,合作双赢。建立了13个校外企业文化教育基地,聘请企业管理骨干、能工巧匠为学校兼职教师,学校和鲁班、斯维尔、广联达软件以及知名建筑企业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同举办“邦立班”、“长安班”、“江阳班”、“远航班”等订单式培养班10余个,实现了学校、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再生。

  事实充分验证了张永鸿校长改革之初的眼光和魄力,经过一轮轮扎实有效的专业改革风暴之后,人们欣喜地发现,科学的管理制度、灵活的运行机制、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国家重点职校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单位的华丽升级,使学校昂首跨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校。(王丽英 莫道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